第三款,由於新買的那些還沒到,還是老老實實拿起盒子小屋的另一款冬日漫遊來開始製作了。

一樣有附手冊。這是很顯然的比起那些花花草草的,複雜度更多顯示在建築物內部的擺設。而田園手記那一款更多是在折騰那些花花草草的,屋子的部分反而比較簡陋隨便。

慣例先上成品圖。山中的回憶旅店,意境挺好的,特別是這兩天天氣驟然寒冷、終於有點冬天的架式了,這一款的景色就分外應景。

做過中型大小的森藍時光後再回頭來做盒子劇場,不得不感慨屋裡的那些有的沒有的配件的數量真的差很多,程序相較也簡便不少──要不是尺寸太小要借助鑷子去處理一些細節這點比較麻煩,要做盒子劇場系列的DIY小屋相較之下真的省時省力許多。但其實真要推薦完全沒接觸過的新手的話,除非對自己心靈手巧的程度有興趣的人,我其實比較推去選購一些組裝的材料比較大一點的中小型小屋去組裝,至少我覺得材料比較大這點某方面來說真的會降低製作難度(當然大到一個規模後就相反了,反而會增加組件難度)。

櫃檯上擺的本來不是花束而是花瓶,但我手一抖不知道把當花瓶的銀色小珠子弄丟到哪裡去了之後,無奈只能選擇把原本該安在花瓶裡的花草擺在桌上,但幸好這樣看上去感覺也不賴。

是說組裝這款的房子的時候越組裝我越有種似曾相識的既視感,感覺好像以前做過類似的東西但卻不太確定到底適不適錯覺──但隨著記憶越來越清晰,我發現搞不好我不知道幾年前是真的有買過這款組裝過──只是那時候失敗了,我印象中似乎因為不小心折斷了好幾個木製零件又因為很難黏東西等等各種因素而失敗而把這件事情從我腦中刪除了。

原本我還不太肯定是不是我的錯覺,但等我組裝到屋頂時我的記憶就啪得一聲點亮了──我突然想起來當初失敗的部分之一,就是這莫名其妙到當初的我怎麼樣都黏不好的屋頂讓我遭受了挫折,記得當時黏屋頂黏了老半天都不成這點讓我很崩潰,之後組裝那該死的奇葩椅子又失敗之後我就......就怎麼樣我不記得了,但從現在我家裡沒有任何相關的物品看來,應該是連著其他已經被當年還年輕的我弄到無法挽救的東西一起扔了。

但我想我當年是無法想像如今的我已經能夠順利把這個袖珍屋漂亮地建立起來,或許是潛意識中仍殘留有過去失敗後留下來的製作經驗,我這次甚至覺得做得很順手,連當年弄到很崩潰也沒把一個椅背成功弄好的椅子我都普通地完成了。

真要說這次製作真的比較困擾而省略一點點細節的反倒是陽台那個需要凹鐵絲做的欄杆,我弄得手止痛都沒達到要求,再加上鐵絲端不好黏,就變成一個莫名其妙的防滑落凸起台階了。

而雖然因為回憶起以前忘了花多少但也疑似買過同款做失敗這點後,再回來看成品感覺就有點微妙,但不得不說還是覺得真可愛~

而且這次的挑戰成功,正是代表了我和年輕時相比還是有所長進的,而不是馬齒徒長,沒有比這件事情更令人開心的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澤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