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小屋組合到了,雖然短短約一周內我做了三款小屋多少有點疲乏了,但新來的小屋是整體粉紅色的,看起來挺可愛的,還是先做完再休息,剩下的晚點再去弄。

這次我做的是這種燈罩款的春日花語。這一款的都很可愛,我在幾款中猶豫了很久,挑訂了一款後在這款以及普羅旺斯之間猶豫了很久,最後還是挑了這一款──在做了幾款之後,我已經發現我很不擅長處理三類型的東西,一是用超小的珠子用串線以外的東西來做小物件(特別是花瓶),二是要去把那些諸如鐵絲還是啥亂七八糟的金屬線凹出奇怪的精密造型,三就是剪那些假花或乾燥花剪之後在未乾的膠水上絞盡腦汁地搞造型又得防止在膠水乾之前讓那些本來就不好黏的零碎植物葉票跑掉位置,而這種東西就算乾了也很容易稍稍碰幾下又掉了。

普羅旺斯一看就是難處理的假花多到讓人頭痛的程度,而且粉紅色挺好的,上一次買的三款都不是粉色系的,這次也比較想買點粉粉的小屋製作,於是就選擇了這款。

照樣放置做好的成品圖──和示範圖不太一樣,稍微調整了一下家具布置,而由於這種迷你大小的燈很難凹(小珠子+需要凹的細小金屬這樣的噩夢組合),而且是純裝飾用,所以我同樣省略了,但屋子小有個好處,就是就算少一兩樣東西也不顯眼,看起來仍是東西挺多、細看樸拙但粗粗看去的話甚至挺精巧可愛。

事實上我做這款的時候,開始懷疑我的記憶到底有沒有出錯了,因為我又湧現了奇妙的既視感──我以前是不是有做過類似的東西?

甚至努力去回想,森蘭時光裡的一些小物件我也都浮現了『我以前似乎也做過同樣的東西?』的模糊感覺,都讓我開始懷疑我之前的判斷是不是出錯了──我開始比較頻繁網購是這幾年工作比較穩定、疫情開始又不能到處亂跑之後的事情,DIY小屋的價格說實話不便宜,早幾年的我還比較摳門,不可能像現在一口氣就買個三個材料盒組著玩,而且以前想買我也不知道有什麼管道可以買。

固然袖珍博物館我很久以前就去逛過了,但是袖珍那邊的商店價格更驚人(對那時還是學生的我的印象來說),而且我不記得有哪次我去的時候買過類似東西的,但是那種以前似乎在同樣的地方有很難搞的挫折感又那麼清晰,我也有點搞迷糊了。

這次小屋給我的既視感除了黏底座的時候,完成這個奶油做成般的建築機體時,我也恍惚覺得我以前也做過同樣的東西。

這次要弄的花枝不少,但花的花瓣意外的麻煩,而且毫不意外的原先弄好的花瓣中途掉了一兩次,而且黏到我有點頭痛。

而很難豎起的樹也是我產生既視感的原因之一,但既視感太濃我已經決定無視了。而且樹只要強行戳進去後就很穩固了,因為完全卡死了所以卡進去之後就不用擔心他會倒了──因為樹不是組裝的組合物,只要地基打進去就不會隨便散掉了,比那些花阿什麼的只靠膠水可靠度的植物可靠多了。

這次論配件的細小度,其實這款和盒子劇場的不相上下,但是比起盒子劇場可以說是立起起來的平面的屋子,這個確實是建立起了更像一個小屋該有的空間感,感覺還是不太一樣的,真正可以達到橫看成嶺側成峰,成品可以用各個角度欣賞,也因此雖然家具迷你程度相差無幾,這款的價格上比盒子劇場還高一些。

認真說來小屋裡的配件數來並不算多──嘛、這也有我省略了一些不想做的配件以及裝飾燈的緣故在內──,但還是認為比起東西多才做得累,零件太小的緣故才是我做得很費勁的主要原因。

搞完房子內外之後我最後才開始弄湖裡的東西──和有需要各種手工去做的戲小配件的屋子不同,湖的東西相較之下簡單多了,成品配件也比較多,可以說是作為收尾來說算是比較輕鬆。

姑且不論既視感這個問題,這次能順利完成這個小屋我還是蠻開心的,接下來等休息幾天再戰吧。這次兩波購物之後做到現在也覺得差不多夠了,等剩下的做完估計短時間內不會再買類似的東西來玩了──稍微有點膩了。

雖然對於要不要挑戰大型的屋子製作也不是完全沒興趣,但問題是我家空間有限估計是擺不下大型的了。而且大型才的材料包價格都在八九百以上起跳,最貴可以到快三千,這種成本我承受不了失敗,而我也沒自信能夠順利完成,所以應該就這樣子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澤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