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被遊戲宣告中的訂價給震到了,不過想想似乎每一區遊戲的訂價好像會略有不同,或許能抱著『搞不好遊戲出來後中文語區的定價沒那麼誇張』的僥倖心態祈禱一下到時候定價別真的和我從遊戲公告中的金額換算後那麼誇張──嘛,雖然我也知道以那個過場動畫似乎不少、請了聲優配音又是幾乎全畫師繪圖的情況來說,或許價格真的不會太低就是了,但真的那麼高的話就只有等之後降價了。

不過同樣公告五月九號發售的續作遊戲不只是這個,暗黑地牢2似乎也是同一天上架(如果沒跳票的話),這一部是肯定不會太便宜的了,有鑒於第一代我也還沒玩通就因為難度而放置了,這一部看現有的評價來說是難度只高不低,我肯定是不管定價多少都是會等到有相當程度的優惠的時候才考慮入手的,況且之前趁著折扣買的一些遊戲也都還沒玩完,真要等的話我也不是沒有其他遊戲可以打發等待的時間。

 

 

 

 

 

 

  懶洋洋地躺了幾天,想重溫的小說看得差不多了、也差不多想要稍微活動一下了,雖然外面的雨還是忽停忽下地下持續著,但總算不像是剛進入梅雨季節那樣勢頭猛烈地狂放落雨了,只要慢慢開又沒遇到比較崎嶇顛簸的道路也能夠比較安全地繼續往下個城鎮前進。

 

  雖然要更穩健一點的話,等整個雨季過去再離開會比較好,但我個人在這個世界待久了的經驗是要稍稍停留一段時間休息是可以,但最好別再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不然有什麼意外情況發生──例如附近的人類聚集區的探索隊來這裡搜索之類的──,即使我還挺喜歡這間能一覽附近風光的房間的,在休息夠了也養足精神了之後,我還是決定離開。

 

  其實來這個世界我即使努力避開人,但在頭兩年還比較鬆懈的時候我還是尷尬地和這裡的人不期而遇過──簡單說就是當時還沒想到要開語音通知播報功能,中途停車做飯的時候沒注意系統通知說有人進入以餐車為中心的偵測範圍內,本來也不一定就會撞見彼此,但這個世界缺糧缺很久了,也不是說完全沒食物吃,畢竟重新建設的情況下難免也會組織人去種植容易養活的食物,但就是不像我待過的前兩個世界那樣上街到處都有賣吃食的路邊攤還是店家可以隨意挑揀美食,我那時候剛穿越過來又有金手指而沒意識到煮飯時飄散的飯香對他們來說太過難以忽略了,又好死不死當時的風向正好把我這邊的炊煙往他們那邊吹去,讓他們硬生生靠著聞飯香而一路摸到了我待的餐車邊,當他們有人大著膽子敲車窗喊我的時候差點沒把毫無防備的我給嚇死。

 

  也不知道是久違充滿辛香料的飯菜香讓他們因此厚起了臉皮,還是本來就自來熟,總之在我不得不硬著頭皮應付突然來訪的來客之後,不知怎麼地就變成了一起吃午餐並互換部份菜色分享──不知道該說幸運還是如何,那天我正好想偷懶而只是隨便煮了蛋花湯混了米飯煮成簡陋的粥,還在考慮要不要兌換個主食食材的時候就遇到了那群不速之客,即使食材品相太好,但種類來說還沒有到特別令人側目的程度。

 

  但比較糟糕的是我原先思量著要不要炸幾條魚條,但總之想炸點炸物而先把新鮮的油倒進了炸物專用的油炸槽,在物資不算充裕的現在,用這麼多質量好又新鮮的油來做飯無疑是奢侈到令人不禁起疑的程度,在被迫交一起分享午餐的用餐期間我就一直被旁敲側擊從哪裡來的以及被詢問這些油是哪裡交易到的好貨,在我尷尬又生硬地勉強應付過去並且分別後,這次終於知道要時刻注意顧客預測系統的我甚至臉都有點綠地發現那些剛才才嘴上說著就此別過的那坨人隔著一段距離開著車跟蹤我,我費了老大勁才勉強甩脫跟蹤,也是那次之後我才對了與本世界的人接觸產生了心理陰影,在此之前我一事還弄不太清楚世界的狀況而沒太多思量與顧忌、其實本來並沒有特別忌諱著與本世界的人進行交流,是在之後才以近乎嚴防死守的態度防堵有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的機會並遠離人煙的。

 

  而在大致摸透了這個世界的狀態而不像剛穿越那會兒只以為是自己穿越後不巧正巧穿到什麼災區才一眼望去盡是荒涼景色後,我就更是忌諱不管是神色狀態都和本土住民相異的我自己再次因為類似的近距離接觸而被其他人發現異樣。

 

  而且在雨季行動有個好處是就連我也覺得在這種路況下開車出行危險,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路上偶遇其他出行的探索隊的機率大幅降低,我開車時就可以稍稍放鬆一些,即使仍得開著通知播報功能,但至少可以放心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駕駛上,不用分神留意在空檔間講笑話或是小段子的AI會不會突然話鋒一轉播報起了客人出沒預警,可以放輕鬆一些。

 

  不過說起當初的事情,讓我不禁有些感慨的是論糧食的精緻度末世與正常的現代社會是真的差很多,雖然不是沒可能是為了保存而刻意做成不那麼蓬鬆柔軟的,但當初被迫分出一部分湯粥的我也相應地換來了他們給的一小部分的粗糧麵餅,那個餅真的是硬到不配著點水吃會噎在嗓子裡吞不下去,而且只略加了點鹽、基本上沒太多的調味,比起讓人覺得在吃餅不如說感覺像是在嚼厚布料,也難怪他們看到我煮的那鍋蛋花湯粥都雙眼放光,熱情勸說就是為了每人分得一點可以讓他們帶的餅更好下嚥的湯──當我想到假使我運氣差一點,來這個世界沒有這個自帶食材訂購通路以及空調電力的餐車金手指,每天都得和本地的人吃同樣的東西過同樣的生活,只怕就算我到了後來能適應但最開始肯定會覺得每一天都過得非常生無可戀。

 

  也因為回憶起了當初難吃到令我至今印象深刻的粗糧餅,我難得換了一整套的三明治食材,並拿著柔軟但直到來到這個世界才察覺可貴的白吐司麵包塗抹上美乃滋後夾上了起司肉片番茄片等並對切成四塊,做成了簡單的三明治來吃。

 

  其實光是想吃麵包的話,無須消耗能量的零等食譜中有一道烤起司三明治也是食材中有白吐司的,我並不需要非得換需要耗費四格能量的總匯三明治套組,而且我這兩年來做菜已經相當隨意,不再嚴格按照烹調系統的食譜與做法提示去做,不同食材組剩下的材料互相拼湊亂用而做成的家常亂搭菜屢見不鮮,但不久前頹廢的那段時光我把冰箱裡之前換的食材套組裡的食材都用得七七八八了──反正看那些菜快壞掉了都扔湯裡去一起煮就是了,不然就是和飯一起炒成雜燴炒飯不然就是煮成雜燴粥,不然就是捲著其他東西並略沾了點蛋液還是麵糊一起扔去炸。

 

  既然是休息,那我也懶得精心製作太麻煩的料理或是其他比較複雜的東西,比起換新鮮食材更傾向於想辦法清一下冰箱空間──也就剛入住並清掃完的那一夜我難得費了勁做出平時少做的費工料理,之後幾天都是隨便煮隨便吃,怎麼方便怎麼來,要不是清理麻煩,我是恨不得直接坐床上半趴半躺地吃完三餐的,完全可以把『廢人』兩個字貼在身上。

 

  但也因為現在冰箱之前剩的食才清得差不多了,懶得思考餐點搭配組合的我索性就換了一整套的總匯三明治食材,不僅有突然想吃的白吐司麵包,各種肉片和蔬菜擔當的生菜番茄都有,勉強可以說是營養均衡了,而且吃起來也方便。

 

  而說到三明治,不得不說黏合食材的醬料比起食材本身來說才是三明治美味的精華,特別是我回憶起我媽以前小學時曾幹過把葡萄果醬還是草莓果醬當成鹹三明治的食材間黏合劑那難以言喻的口感後就更覺得如此──我想不會有人想知道那個三明治中沾黏了大量葡萄果醬的荷包蛋、小黃瓜和肉鬆是什麼詭異的味道的,我實在很懷疑現在我的舌頭被養成那麼不挑嘴的好養活款式,很大部分是當年我媽為了圖方便而在各種料理細節上將就而有的奇葩創新導致的後果,特別是我媽偶爾一時興起總會弄出一些創意翻車而導致的黑暗料理也就算了,她還特別討厭家裡人吃外食,零用錢給得很吝嗇而且一旦知道有人吃外面不回來吃飯後就會生氣,導致手頭上幾乎沒有什麼錢的我小時候幾乎在飲食上沒太多選擇與自由,我媽投餵什麼就只得吃什麼,不知不覺就吃了不少奇奇怪怪的怪東西還沒有抱怨的餘地。

 

  兌換總匯三明治的食材組裡的醬料只有美乃滋和黃芥末可以選擇,但不得不說在曾經小時候我媽選擇的葡萄果醬的映襯之下,我實在沒什麼好挑剔的了,況且我不常吃的黃芥末姑且不提,美乃滋是真的堪稱三明治的靈魂與經典,看以前街上的早餐店三明治裡每一個都擠美乃滋當時才黏合劑這點就可以知道了──有的時候一個東西的盛行不完全是約定成俗,而是單純是因為就是因為那是最適合也最普遍為人所接受的醬料才成為了習慣之後不以為異的經典。

 

  而作為一個高價的食材套組,不只麵包有三種選擇,可以夾在其中的肉片也有數種,不過可搭配的蔬菜倒是老一套的生菜番茄洋蔥圈──不過本來餐車內的食材儲存空間有限,即使可提供的菜單琳瑯滿目,但真要說的話也就是幾種有限的食材變化組合並輔以不同的烹調方式做成菜品而已,其實部分西方料理常用的通用食材的重複率極高,像漢堡三明治還有類似的外層夾料的菜品都少不了生菜番茄洋蔥起司等東西,而甜點的可選配料說來也就都是那一些,就只有特定的料理會使用一些比較稀罕的食材。

 

  雖然來這個世界後我訂料理食材都是依食譜整組整組地訂的,但其實上個世界裡在熟悉一些食譜的共通配料後我也有按照自己估算的所有當日料理的總食材量進行訂貨的時候,畢竟整組都幫忙分類算好份量的食材組方便是方便,但價格也因為多了一到分門別類的手續而略貴上一成,為了節省成本賺更多錢,哪怕這樣子算因為估計錯誤而不小心訂多了過期報廢也不見得能省上多少,但多少能硬省出一些零碎的金額,積少成多也是能累積不少,我才在最開始還不熟悉各種菜譜、只能僵硬地按照輔助烹飪的系統的建議一步步來的菜鳥期脫離後開始學著嘗試以這種方式訂購食材。

 

  不過這個訂貨技巧我還沒練到熟練就因為意外穿越而打斷了,穿越後的金手指倒是也可以依食材種類分別訂購,但既然這個世界訂貨耗費的是能量而非可以擠一擠就省下來的資金,用這種方式兌換食材不見得更省能量一些,我為了圖省事就乾脆來是按照想做的料理直接換整套的這種方式採購食材,反正剩下的食材也不是不能之後和其他的食材亂搭並做成自製料理,除了部分食材更嬌貴些壞得快需要額外注意以外,其實倒也沒有非得繼續精準計算預估食材需求並訂貨的必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澤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