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沉迷遊戲了一段時間,發現之前跳票的Cook Serve Forever已經公告確定5月9號會推出了先行版,不過售價也公告了──看得我一臉問號,一個可能一半完成度不到得先行版遊戲居然要29.99美金!我看到這個價格後下意識得查詢了一下換算成台幣後的價格不由得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雖然說公告說如果有滿前三代用套組優惠價最多可以打七折、雖然我知道這一款疑似全語音考慮到請聲優的費用或許本來就可以預想到會比前幾代還貴,但一想到這一部的原價差不多是前三代原價加起來差不多的價錢,而就算打七折也要六百多台幣跑不了(如果那時候匯率沒有變動太劇烈的話),我還是有種窒息般的感覺──原本想說一出就要買的,但我現在覺得可以觀望一下看等正式版之後會不會有比較能讓我接受的折扣。

直說好了,這一部如果公告沒有開玩笑的話,這個定價沒有半折以下的折扣我是絕對不會買的,我實在無法覺得花了六百多就買了個有語音且繪圖稍微精緻點的跳舞機做菜遊戲這件事情是合理且能值回票價的,不如說就算打七折在剛推出據說只有正式版四分之一內容做好的遊戲,即使作者保證最晚明年早春能夠做完推出正式版,我也會覺得自己是腦袋有坑的冤大頭(滄桑)

 

 

 

 

 

 

  而在那之後我著實享受了好一段在房間裡悠閒地耍廢休息的悠閒時光。

 

  一方面是我確實前段時間對於不斷開車轉移陣地的活動開始厭倦了,短時間內不想再碰任何和駕駛有關東西,一方面是和我估算的一樣,這個區域接下來進入了春雨頻發的時期之中了,而不知道是區域狀態還是這個世界在末世之後氣候系統也被搞得有點問題了,外面的雨並不像我印象裡春雨那種陰雨綿綿、不會下得特別猛特別大但卻會斷斷續續下很久的雨,而是如同夏天午後的驟雨般一下就是潑盆般的大雨從天空傾洩而下,密密的雨幕從透明玻璃往外看都覺得景色被不斷落下的雨水給模糊了,這種情況下即使我餐車上的雨刷再勤奮也挽救不了多少視野,我這些年來除了第一年不怕死也不知道這個雨季有多漫長而冒險在這種天氣開過幾天車以外,之後的每年差不多的時候我不管在哪裡都會果斷中斷一段期間的駕駛行為。

 

  待在旅館房間的期間,我姑且把之前撿到的考卷做了一些,但寫膩的時候我則用因為我的金手指而幸運地即使到了這個世界也依舊能夠充滿電並使用的手機玩一玩遊戲、或者是看看裡面曾下過的幾本小說。

 

  是的──我現在身上還有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娛樂至寶兼通訊器、也就是智慧型手機的存在,而且因為餐車本來就有提供給人充電的USB孔,所以到了末日的世界多年了我還是可以划手機並回味一下現代世界的娛樂的。

 

  那支手機還是我上個世界手頭終於有點錢之後為了犒賞自己而狠下心買的當時最新款的手機,也因此質量意外地強韌堅固,那隻手機陪伴了我這麼多年風風雨雨也依舊沒壞──當然穿越前多年的累積讓裡面其實能打發時間的小說和遊戲其實不少,但遺憾的是來到這個世界後無法聯網去尋找其他更多的精神糧食,而就算當初還沒看就先下下來的存貨再多也扛不住來這個世界這麼多年沒有其他娛樂可以轉移注意力而只能玩手機的消耗速度,我老早在兩年前就把手機裡當初下的遊戲全通關、小說即使是不合胃口的腦殘文也全都至少看過一遍,比較好看的幾部甚至不知道重溫了有幾遍了,已經看到我都差點能夠全文背誦的程度,所以這兩年來用手機看小說還是玩遊戲的時間才漸漸少了,只有在偶爾決定要找個地方長期休息,不會被駕駛或探索新地點佔用太多時間的時候才會久違地拿出來一邊在床上自在地翻滾一邊重溫比較喜歡的那些小說或遊戲。

 

  事實上,要不是當初下小說都是無腦式的下各種推薦小說包、裡面即使有不太喜歡的但因為懶而沒有及時刪除,以我當初剛穿越時還沒有被長久的無聊降低閱讀標準的狀態下翻看時的棄文率,我都懷疑我當初光看評價而沒有先試讀就無腦下文的舉動是不是有點傻了──不過隨著待在這個世界的時間逐漸拉長,我倒是很慶幸當初由於懶和忘性大而沒立即把那些都給刪了,就像飢餓是食物最好的調味料一樣,無聊也是小說最佳的品質提升劑,看我現在撿到一堆考卷都能如獲至寶地在空閒時間就開心寫上幾張的情況就知道,無聊到一個境地了就連那些當初看沒幾章就覺得智商被羞辱的小說我當然最後還是都看完了。

 

  雖然真要我說的話,有些小說品質是真的爛到我覺得不如去看數學課本也更舒服一些,但人真的無聊到了極致是真很難想像能做到什麼,我當初一邊看一邊吐槽居然也看到了最後──但仍舊很懷疑當初把這些一起打包進推薦文包的人到底是不是基於報復社會的心態,不然劇情文筆到人物塑造已經到了讓人感覺到作者對讀者惡意程度的弱智小說為什麼會被放在裡頭。

 

  而真的卷子暫時不想寫又沒興致看小說玩遊戲的情況下,我會凝視著窗外的雨景發呆──不得不說疑似頂級房間的旅館房間的景致是真的不錯,往窗外看去是相當漂亮的風景,哪怕雨水把能見度糊到中午也像是在霧裡看花,但底子良好也代表就算如此的景致也相當不錯,甚至因為特殊的雨水模糊視野而多了幾分幻想般的朦朧氣息。

 

  就這樣子除了煮飯吃飯、廁所洗浴以外的時間幾乎都窩在床上地度過了一段時間,而由於閒散的時間多了,以前嫌麻煩或開車開累了懶得多折騰而很少做的料理也在這段時間陸續做了出來。

 

  由於天氣冷,在房間內待著的話寬敞歸寬敞,但就沒辦法像待在車內那樣有空調二十四小時調節溫度,即使用延長線把暖爐拉出來用了,但濃重的溼氣也很難完全驅除而依舊會感到一絲涼意,這段期間我幾乎是變著花樣做各種湯來佐著不同的東西當三餐。

 

  和其他種類的料理相比,餐車系統中可選擇的湯頭種類異常豐富──或許是因為這種分裝方便而且只要弄好食材調料燉煮完畢就有一大鍋的料理實在對於準備來說太方便了,即使燉煮湯頭真的要非常入味還是需要一點時間,但本來餐車賣的都是街頭快餐,味道與餐廳提供的餐點多少有所落差就算再挑剔的人都是知道的,這種前提下會來買餐車的湯的人自然不會挑剔味道太薄、裡面燉煮的食材不夠入味或煮太久了這類的毛病,只要食材夠新鮮且喝起來味道還湊合基本上沒人會有太多要求,而且有部分的食譜就只有固定幾種的算是簡單,湯頭在採購的時候也是已經按照主廚爺爺的私人配方配好送來的,並不需要完全沒有烹調知識的我頭禿地調味,也因此不論這個世界,上個世界我其實算是很喜歡安排上湯類料理販售的。

 

  但到這個世界後我倒是比較少做湯了。

 

  就和我上個世界愛做湯的理由一樣,我這個世界不愛做湯的理由就是一煮就是一大鍋,分量太大了的緣故。

 

  雖然說是這個世界我不用嚴格遵守SOP製做料理,就算換了材料也可以縮減實際上煮的份量,但問題是本來湯這種東西就很難控制在一人份的範疇內單獨烹煮,先不說有些湯食材組合裡某些食材只有很難分割的一份,就說調味包好了,要巧妙分出需要的分量就對我這個嚴格說來不算正經廚師的人來說也有些困難──真的想喝的時候也都是我確信短期內能喝完時才會煮,而每次喝剩下的即使用外帶碗分裝放入冰箱也不可否認非常佔地方,也因此我只有天氣冷到可以確信自己可以煮好後一天內喝完、或是特別想喝湯的時候才煮湯。

 

  當然也有除此以外的情況──那就是我犯懶懶得想不同菜單、打算隨便應付三餐得時候,那時候我通常都會隨便煮鍋當時比較想喝的湯和花費能量較少但分量也不算少的米飯扔進去一塊煮成粥,煮好就放在鍋爐上,餓的時候就勺起一碗,晚上入睡前再放進冰箱哩,而通常這一鍋就能應付過兩三天,期間再佐點以前剩的食材隨意弄的小菜、或是拿醬汁拌點蔬菜還是水果之類的,其實倒也不容易吃膩。

 

  況且餐車的餐點雖然是多,但都這麼多年下來的也不知道吃過幾輪了,說實話除了依些比較麻煩又費能量的以外也都吃成家常菜般毫無新鮮感了,不然我也不會開始在不想吃既定食譜的東西時開始試著折騰自創菜譜,並試著實現日料萬物皆可天婦羅地炸過一堆亂七八糟的剩菜過(例如炸水果、炸壽司還是炸馬芬之類),但真的喜歡的輪著來只要不連吃超過一個禮拜,以我的性格來說還真的不太容易吃膩,再說就算有金手指,但這個環境也容不得我有這種嬌氣矯情的嬌小姐胃口,況且我本來就沒有那麼嬌貴的舌頭──或者說我是很典型的那種食物喜好很小孩子氣,比起高級或是成人印象的料理,總更喜歡漢堡炸機這類速食食品還是一些調味簡單但味道卻鮮明可口的料理,往好點的方向講是不挑剔好養活,往壞點的觀點講就是貧民舌頭品味不到高級食材的妙處,但無疑是在末世這種環境舌頭等級不那麼高等人或許才能活得更好。

 

  不提這些掃興的事情,說一點我對湯的回憶好了。

 

  大概是原本世界的記憶對我來說是最珍貴也最遙不可及的回憶了,我說來也喝過不少湯了,特別是穿越後喝了不少在我原本所出生的地方比較少見的西式湯頭,但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也最美妙的湯依舊是母親以前在冬日寒冷時會煮的鱸魚湯。

 

  那時候的我雖然因為父母需要養起家中三個小鬼而總是忙碌而疏於管教、更多時候是半放養地自己打發時間,但真要說也算是被溺愛的一代中的一員,除了偶爾想起會被使喚去幫忙以外其實鮮少被強制要求一定要做家務,更不用說是做飯了,也因此現在要我說我還真說不清楚我心心念念至今的鱸魚湯是怎麼做的,但光看也知道用料並不複雜,清澈的湯中只有被滾煮出一鍋鮮味的鱸魚以及去除腥味的薑絲和些許蔥花,並沒有更多胡里花哨的佐料,最多是加幾粒丸子一起滾煮,但光是如此湯喝入嘴裡就已經鮮美異常──剛煮好熱騰騰的時候喝起來更是美味,而魚肉也是最滑嫩可口的時候,每次我媽煮鱸魚湯時我總能喝上好幾大碗才肯罷休。

 

  我家由於掌廚的我媽煮飯的喜好來說,其實並不常買海鮮,而她也不算善於烹飪海鮮,小學的時候買的白帶魚總是都太鹹到帶便當時由於白飯太少讓人難以下嚥,而買的魚種也總是那一些,不是鮭魚就是鱈魚,少數的其他魚類也都是刺多不然就是幾乎可以定位為下酒小菜的吻仔魚,每次不是清蒸就是香煎,不難吃但說實話調理得一般也不算特別好吃,但因為鱸魚湯才讓我意識到海鮮的『鮮』字到底從何而來,也因此天一冷我總會不自覺懷念起老媽做的鱸魚湯,也因此比起山珍更偏愛做加了海味的湯品。

 

  幸好餐車裡的海鮮類湯品算是不少,雖然用料和味道和印象裡的鮮魚湯有不少的區別,但好歹也算是能夠緩解一下對鱸魚湯的嘴饞,而且也別有一番異域風情,就是有些有家螃蟹之類甲殼類海鮮的湯要挑出殼內的肉比較費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澤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