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假使真的有人在看我這兒的食記的話,大概看到這篇會忍不住吐槽說『說好的天熱近期不吃火鍋呢?』,但可能是最近不知道老天爺發什麼癲、時不時就來個幾天的雨,搞得現在除了天氣悶點以外說是夏天那種熱得汗流浹背的時候卻比較少,昨天因為一整天的暴雨又得出門的淋了兩次雨,又因為得上班所以只能忍著泡滿雨水的鞋子與褲管,我就想著再去吃次火鍋袪祛寒氣。

 

本來是想說再去趟涮乃葉的,想說假如今天大太陽的話去涮乃葉吃完火鍋之後還可以吃霜淇淋,但一樣是晚上閒晃網路看食記時就看到有人介紹這家溫野菜也是日式涮涮鍋外加自助吧吃到飽──仔細一看雖然價格比涮乃葉高上一大階層,但是提供的自助吧的豪華度卻上了一個階層、光看食記那些琳瑯滿目的自助區內容也很讓人心動,而幸好平日一樣有優惠價,不吃牛肉的我選最便宜的方案也沒比去涮乃葉吃的價格貴得太誇張,於是我就打算來這家嘗嘗鮮。

 

[温野菜日本涮涮鍋專門店]

[有三種肉品方案,平日午餐特惠價分別為409、509、629,平日晚餐與假日價格分別為549、649、769,兒童價格另計。酒精類飲料為單選品項,價格在80~700之間,如果想要酒精飲料隨便喝,價格為肉品方案另加299。

除吃到飽肉品方案外有額外加購點選的加選品項,單份價格在20~200之間。]

[同桌人需點同消費方案,以人頭計價。過多餐點會額外計價收費。]

[有一成服務費]

[最新情報請參考官網FB官網]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居住的地方是台北之中距離繁華有些距離的角落,總之溫野菜離家最近的店鋪也要坐捷運至少半小時以上,而要吃中午優惠又比較知道路的地方的話,就只有位於據說離統一時代很近的誠品信義店了──由於我之前來統一時代幾乎很少出到外面逛過,我這次去還稍微迷了一會路,從二號出口出來之後在地面上繞了一圈,都想打退堂鼓回統一時代去吃涮乃葉了,才發現原來誠品信義店就在統一時代百貨一樓的杏桃鬆餅屋對外出口的對面。

而溫野菜位於誠品信義店的四樓,而且這邊店家安排還蠻奇妙的,總之稍稍繞了一會就看到溫野菜充滿日式感的門面。

以單獨座位區來說,溫野菜該說不愧是價格比涮乃葉高上一截的店,桌面的位置其實更加寬敞一點,熱鍋的爐子的操作方式也更加簡單直覺。

一樣是鴛鴦鍋,不過可選擇的湯底不像涮乃葉那樣由於有一鍋固定、在不加價的情況下只能選一種,而是可以自由選擇兩種自己喜歡的湯底(當然一樣特殊湯底會酌收一點價差就是了),也很細膩的標出哪些湯底有含什麼葷食煮出來的還是素食可吃的,這點對於不能吃牛的我來說也是十分好評的設置。

 

雖然同樣是日式涮涮鍋,但不知道是不是時間的問題,這家在點完餐後送來湯底還有肉品送上來的速度沒有涮乃葉那麼迅速,於是我就先逛起了自助區,並且一樣稍稍介紹一下。

甜點區還有炸物小點、應該是紫米紅豆粥的桶子是放在一區的,這幾樣東西、特別是炸物這些不由得讓我去年去日本時吃了幾次那邊的吃到飽,有一天晚上也是吃火鍋吃到飽的,結果那時候因為天熱不想吃火鍋我愣是光拿那些炸物啦、甜點等小東西把自己塞到飽,由於沒喝酒那時候一堆人因為啤酒可以喝到飽而拼命喝時我就在那兒喝飲料,溫野菜也有炸物放在自助區就讓我想起了那一天──不過和日本那家比起來,這家這類副食的種類就少很多,只有象徵性的幾種而已就是了。

甜點區在旁邊就是霜淇淋機飲料等,霜淇淋機在我剛來時本來看到那張故障中的公告我還有點失望,結果等我吃飽後想去喝飲料消消食的時候意外看到霜淇淋機的故障告示取下來又可以擠來吃了,也不知道是期間被修好了還是其實這段時間是沒霜料或是在冷卻凝固中才暫停取用的。

而飲料吧就是已經看膩了的那幾樣東西,比較少見的反而是它提供了無糖烏龍茶給人取用,不知怎麼的就讓我想起拍孤獨的美食家的五郎先生似乎是每次去哪兒吃飯都必來一杯烏龍茶的樣子,雖然我只看過幾集也不確定是不是回回不落的都有喝烏龍茶就是了。

火鍋可加的料的部分擺在門口一進來就可以看到、整個自助區的中央部分,其中一邊是各種蔬菜,種類還蠻豐富的。

而轉過來另一邊就是涮乃葉完全沒有提供、諸如那些燕餃蛋餃等常見的火鍋配料,以及蝦子魚片等少數的海鮮的存在──只是雖然有海鮮,但我一向嫌剝蝦麻煩,而且我一個人來吃的話,講真的其實光肉都已經可以吃差不多飽了,再加點火鍋料以及炸物副食等就差不多要滿出來了,所以這次倒是沒去吃海鮮。

而在火鍋料取餐盤這裡還有疑似泡麵的麵可以取用,而能選擇的也只有這個,這就比涮乃葉要弱一點。

這裡也有提供咖哩,不過這家提供的咖哩加的是牛肉,不能吃牛肉的我就只能遺憾的放過了。

和涮乃葉相比,其實這家沾醬的選擇是比較少一點的,不過特色的鵝肝芝麻醬以及柑桔醋也很有自己的特色。

 

 

基本上就是這樣子了,翻食記時常常看到有人提到的壽司區不知道是因為原物料上漲而縮減了、還是因為乏人問津而被撤掉了,也可能是換位置了但我沒注意到,總之我沒有看到就是了。

 

介紹完自助區,接下來就說說我這次實際上吃東西的感想好了。

湯底的部份我選擇的是溫野菜特製高湯以及月見壽喜高湯──原本我來之前還很好奇膠原鹽味高湯的,結果一看菜單發現湯底製作過程中有家牛肉就做罷了,而牛奶高湯雖然好奇但怕會雷所以沒點,才選了保守的壽喜高湯那樣。

選特製高湯會送一個據說單吃沒味道的膠原晶球讓你在湯滾的時候到進去讓它融化,講真的我和某食記吐槽的一樣覺得這真有點多此一舉的感覺。

壽喜湯底會加贈一顆生蛋,不吃生蛋的我就大膽的丟進火鍋湯頭裡煮成熟蛋了,由於忘了調高溫度還煮成了糖心蛋。

這家最便宜的肉品方案一樣是兩種豬肉片以及雞肉,講真的我煮來吃之後的感覺有點微妙──我覺得其實涮乃葉的肉感覺比較好吃,這家的雞肉隨便煮一下就又柴又難咬,完全不像涮乃葉那樣皮Q肉緊實卻不失柔嫩感,而豬肉片也是稍稍煮一下就很難咬,特別是五花肉的部分不像涮乃葉那樣又Q又好吃,反而油花的部分硬梆梆,雖然講好聽點可以說是彈牙有嚼勁,但煮了這麼久還是軟不下來的油花讓我吃起來感覺有點微妙,總之以肉質的部分來說,我覺得涮乃葉其實更優一點。

沾醬的部份讓我有點小失望,傳說中的鵝肝芝麻醬,雖然名字聽起來很高級但吃起來其實就是稍微濃郁一點的芝麻醬而已。柑桔醋蠻酸的,但不是我愛的那種酸度。但幸好這家的湯底味道都夠足,哪怕沒沾醬吃,在湯底煮過之後肉也都味道。

各種亂七八糟的火鍋料吃過之後,蛋餃和香腸普普,煎蛋捲吃了之後才發現味道偏甜吃不習慣,厚培根略鹹,燕餃(大概)也就那樣子沒啥特色,疑似年糕片的那個就算煮軟了也很難咬,不太喜歡,甜不辣倒是還可以,但吃下來除非對這些料是真愛的人以外,其實感覺就是讓人為了盡快占滿胃容量而做出的巧妙陷阱的感覺。

甜點一整個微妙,杯子蛋糕裡面居然是鹹味奶油完全出乎意料,但還算OK,布朗尼沒像看起來那麼乾、保持一定濕潤的蛋糕體裡面還能咬到巧克力粒,不過略嫌甜膩就不算那麼喜歡,蕨餅和涮乃葉的不同,比較接近便利商店之前賣過的那一小盒貴鬆鬆的日式蕨餅,不過沒那麼好吃就是了。

真的讓我不敢恭維的反而是原本以為不會有太大問題的蛋塔,我完全被蛋塔中間黏膩膩、吃起來就是一坨不知道什麼濕潤又甜膩過頭的塔餡給震驚了,而且吃起來和杯子蛋糕一樣一整個有種說不上來的廉價感──口感真的太可怕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來吃的時間的問題,不是剛出爐的所以各種味道奇怪,但我下次又想來的話大概死也不會再吃這家的蛋塔了,味道真的太可怕了!

炸物的部分,也大概是因為不是剛出爐的關係吃起來很難咬又不算很美味,炸竹輪和炸雞的部分調味還OK,炸蓮藕片口感微妙但拿得少隨便吃一下也就完了,真的讓我覺得難吃的震驚的是這盤裡那些冷掉的薯條──一整個乾巴巴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啃塑膠線的乾澀口感,幾乎沒味道又超難咬的,簡直讓人想拒絕吃這種東西入口。

姍姍來遲的霜淇淋。這家似乎只有牛奶口味的霜淇淋,不過調料和涮乃葉不同,有巧克力醬、脆笛酥、彩色巧克力粒以及玉米脆片。這家的牛奶霜淇淋聞起來那種牛奶的腥味有點太明顯讓我有點訝異,不過吃起來感覺倒是不錯,讓我都有點懷疑這家不會是真的鮮乳做出來的霜淇淋吧?不過配料就一般般了,我還是更喜歡涮乃葉的莓果醬配料。

 

 

講真的吧,雖然乍看起來這家自助吧似乎豐富度完勝涮乃葉,但吃起來質量卻都不怎麼樣,肉質普普、各種東西看起來超豪華但吃起來卻很一般,價格還貴上不少,唯一稍微比較好的是湯底比較有味道,以及霜淇淋雖然乍聞之下牛奶腥味略濃但吃起來卻還不錯吃,真的有自然鮮奶做出來的霜淇淋的口感──不過以價格還是路程來說,以後應該不會再來了吧?除非是特別想吃肉還有菜以外的火鍋料,不然光吃肉還有霜淇淋的話,我想去吃涮乃葉比較優一點。

 

 

[醜醜的自拍菜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澤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