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奮鬥,我終於在哈姆雷特過了四季以及這個DLC特速週期變故血月大災變,就照例在決定保留存檔紀念後也留點心得。

玩哈姆雷特一開始不熟練的時候對於教學視頻的up主的說法裡『哈姆雷特簡單+內容少』這點還不服氣,但我玩了四年季節輪迴過後不得不承認這是正確的,因為到了後期我除了琢磨裝修、定期採點資源外就沒啥事可做了,甚至還閒到把玩海難和巨人國時懶得做的跳世界機器都用魔法二本給做了出來,作為休憩處的據點家也搞了四個,所以這篇除了簡略說明一下我頭一年的三個季節以及血月是怎麼過的以外,大概就是曬一下我四個家的裝修吧,因為確實沒什麼其他的好說的了。

哈姆雷特的特點就是地圖是空島雨林地形固定有五個特色鮮明的島嶼地圖,並且其中兩個倒出始就有其他DLC沒有的豬人城鎮與商店,而和巨人國中冒險模式裡群島章節使用蟲洞來互相聯繫的模式不同,靠遺跡來互相連通,而季節只有三季,但每一季的天數不多且切換得很快,所以頭一年準備下一季的東西節奏會很快很緊張,如果沒準備萬全可能要過頭一年會不太容易,但第二年開始節奏就會慢了下來,甚至掌握了刷錢大法之後,不再為了食物與打工而奔波後就輕鬆了許多,要不是每個季節的準備麻煩以及血月週期開始還得跑遺跡結束,不然其實哈姆雷特後期真得閒到像是在放置養老。

哈姆雷特有幾個對新手來說不太親切的點,一是沒有自然生成的試金石,不知道要去三島拿不老泉設置在地上成為復活點的新手來說就是一次失誤就可以重開檔重來了,二是雖然沒有季節Boss,但各種群體數量大的小怪特別多,而且幾乎都集中在有重要通道的雨林中,導致我其實哈姆雷特的地圖看我上面用代碼開全圖的和自己探得比較可以發現有些地方我沒全探開來,就是因為有些地方小怪太多不方便探圖。

而且對還沒達到刷錢大法前置條件的新手來說,哈姆雷特第二個難點也就是一些東西很難在野外取得,而是需要透夠購買豬人商店裡賣的東西來獲得──這點在後期已經掌握刷錢大法的人來說是個讓生活變得輕鬆悠閒的優點,但在前期無疑間接提升了沒錢也可能不想依賴商店的新手的生存難度。

最後慣例是這個存檔達成以及未達成的目標,以及一些小聲明:

1.一年三季已經能順利度過,但Boss只打過蟻后以及毀滅季Boss,大蛇以及機器人一個是不想打一個是走位不好打不過,都沒打成功。

2.有打輔助mod以及皮膚mod,非純淨遊戲檔,這次比起海難為了方便追孔雀,還另外打了額外地圖標示mod,我個人認為是對遊戲平衡性沒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有人這樣的心得就沒參考價值的我也沒輒。

3.我之前也強調過了,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覺得舒適的生存套路,這篇也僅只是一個不算熟練的菜鳥的作法,並不是啥高手的通關攻略,一切僅供參考,要怎麼玩還是請自己買遊戲後實際遊玩時摸索。

 

以上三點能夠接受的話,請再往下閱讀。

 

第一年‧平和季‧論探雨林區域以及先一步移植蕁麻的重要性

 

哈姆雷特每次開遊戲必定會在一島,也就是五個島中一般來說最大的地圖中甦醒,再我死了無數次檔,在這之前活得最久的是第一年繁茂季節就因為蕁麻準備不足、慌不擇路地決定在花粉季鋌而走險去三島看能不能好運找到蕁麻,結果遺憾地慘死在遺跡陷阱之中,那一次也讓我痛定思醒,深刻的意識到錄教學視頻的都是大佬了,他們眼中簡單的套路與做法並不適合我這個走位意識特別差的菜鳥,於是我這個檔在第一年平和季就開始為了第三個季節繁茂季做準備──實在是在雨季中危機重重的雨林死了太多次而有心理陰影了,反正什麼時候準備不是準備,乾脆在第一年相對之下最安全的季節準備。

所以我這一個檔剛醒來的頭兩天就摘了幾個足夠做火把的草和樹枝之後,也不管開科技或找其他資源的事情,只專注先探開雨林地圖、找到通往二島三島的關鍵的遺跡,而幸運的是我這個檔地圖生成這兩個遺跡的位置比較友善,並不是在雨林深處或是蜘蛛猴巢穴中心,而是在相對安全的叢林區走一小段雨林區就能到達。

而找到兩個遺跡的位置之後,接下來在換季的十一天之前我就開始找相關材料解鎖科學儀器、並順道開始打工先賺到賣第一個據點、也就是一島豬人小鎮中的房子的錢──在第一年的和平季不急著先開科技二本,甚至房子也可以等到去三島移植蕁麻之後再慢慢去搞,我達到一本條件解鎖移植需要用到的鏟子和打工賺錢用的剪子和小槌子之後,弄了個背包就輕裝上陣,爭取迅速去三島移植蕁麻,路上順便看到有可以鑿下來的雕像有空位就鑿一點來準備換錢買房,但記得要留放蕁麻稙株的三個格子。

三島,也就是通稱的大蛇島上有密集且大量的蕁麻,建議至少移植個25株,要度過繁茂季,在有座蕁麻捲的情況下差不多就需要這麼多(這個圖是被我移植過才截圖的,所以看起來少但實際上第一次去時會有幾個比較密集的蕁麻區域),再來是如果怕死需要個復活點的人(例如我),就去地圖中黃色的稻草區域中拿了裡面不老泉水,沒自信打大蛇的人拿了就趕緊跑,別留在原地,而逃到安全的地方往地下一種就是一個人工復活點了,而且用完之後會刷新,在冒險去三島再拿一次回家種就行了。

途中那個水灘裡發光的花就是不老泉種下後的復活點,為求方便我種在了一島豬人小鎮後的家旁邊──當然這是我第二年才裝修得這麼豪華的,第一年剛用50元買下地契的房子是個小破屋,是之後可以刷錢了才慢慢裝修的。

既然都提到一號家了,就順便曬一下我後期一號家的裝修,雖然我這個檔是玩到125天,但我後期基本上主要休憩地就已經轉移到周邊建設得差不多的二號家了,一號家就指示留個紀念而沒再繼續改裝了,只是在還沒找到可以去二號島換城鎮鑰匙造新家前我主要使用的根據地還是這裡,也因此能看到這裡做的置物箱子算是比較多的。

而鏟完蕁麻株之後就是在一島適合的地方移植,而我這個地圖讓我感慨這次刷新得不錯的地方又出來了,在離豬人小鎮郊外不遠處就有一片適合移植又不大、怪物不多也沒啥討厭的藤蔓的小片雨林,這也是我後來建造二號家地址的附近。

其實基本上第一年第一個季節由於天數比其他DLC短,做完這些事情除非手腳特別快的,不然就幾乎差不多了,接下來大部分收集一點資源之後,就是等霧季蹲守蕁麻生長了。

 

第一年‧潮濕季‧蹲守蕁麻並收集周圍資源休養生息的時光

 

由於之前無數個檔都在霧季探雨林慘死於各種怪物的嘴下的慘痛教訓,這次我決定潮濕季就遠離雨林,乖乖蹲守在蕁麻附近等開花採收,只是第一年我沒時間也不打算去搞防起霧減速的防霧帽、也沒收集材料做殺蟲劑,節省了不少時間的同時也在這個季節限制了我行動的範圍,也大概是因為這個教訓,我第二年有條件時就在蕁麻附近建了個二號家以及迷你小鎮(水療店、食品店、武器電以及截圖後才加入的食材店,還有刷錢用的銀行)。

一樣既然提到二號家了,就順道曬一下二號家的內裝修,前兩個圖是我第二年開的,第三間房是後來發現第一間房間放不下魔法科技,才又新開的房間,存留存檔前做的換世界儀器是塞到了二號島的第三間房。

第一年也不知道算我運氣差還運氣好,守到了霧季尾端終於收了蕁麻後,大鳥才終於姍姍來遲地出現並把我抓到了四島,也就是俗稱的大鳥島。大鳥島不大,但可以撿到一個到二島女王那邊換鑰匙的權杖,可以說是幾個可和女王交易的交易物中最容易得到的交易物品。

離開大鳥島的方法很簡單,看到一個玩過巨人國都很眼熟的岩石並敲掉之後會有一個可以向下的洞穴,洞穴不大,很快就能找到另一個可以敲開的洞口岩石,敲開之後就會隨機通到一個一島或二島的洞穴裡,之後就可以靠著這個洞穴通行兩島了,這次我運氣算不錯,通到的是一島上的洞窟,由於中央通道的洞穴裡有螢光果,之後礦燈帽缺燃料時就可以去這裡採一採燃料。

 

第一年‧繁茂季 一邊吃著蕁麻捲一邊繼續探圖的悠哉生活

 

其實哈姆雷特中雖然節奏快,但只要準備好了,季節本身帶來的致命危機並不多,雨季就算沒防物帽預防減速也可以選擇在家附近晃蕩,就是要注意一點潮濕度,只不過哈姆雷特的潮濕季並不像是海難裡雨季下雨下得那麼喪心病狂、沒雨具的話潮濕度根本降不下來,哈姆雷特的雨並沒有那麼頻繁與量大,就算沒在家躲雨、在與停歇的其間稍微烤點火也能迅速降到安全區域,而繁茂季又稱花粉季,只要有記得在雨季收好足夠的蕁麻,在花粉季探圖反而比在霧季探圖(特別是探雨林)還要方便與安全,就是長滿了荊棘長牆,要清時稍微麻煩點,但荊棘長牆妨礙玩家走路的時候也擋住了某些怪物比較密集的地方的怪物來攻擊人,反而探圖比較安全點。

二島我也是繁茂季才去的,在去二島的遺跡中可以找到可換鑰匙的寶物,拿著權杖和寶物就能夠換取之後完成刷錢利器、以及提燈永動機的前提條件(城鎮鑰匙和槌子),就可以開始快樂地刷錢過上富豪人生了。而值得注意的是,一島的商店和二島的商店完全沒有重疊,第一次來二島記得帶足夠的糧食,不然有錢也沒地方買食物。而我之後幾年用的防霧帽就是在二島的帽子店買的,防霧帽的耐久下降得不快,玩了四年輪迴第一年在這兒買的帽子耐久還沒降光,其實想玩長期檔的也不用怕麻煩而在一島建帽子店,有需要時去二島買一頂就是了,不然後期沒事做,為了買東西而到處跑跑反而能消磨時間。

也因為這點而差點吃虧後,我後來就在二島女王鎮和通往一島的遺跡中央見了個臨時落腳點和一間賣吃的商店。

一樣提到三號家就順道曬一下小屋,老實說哈姆雷特我會做這麼多家實在是後期實在太閒沒事幹,順帶一提三號房第一張室內圖擺在地上的鑰匙和槌子就是用寶物和女王換的建造房屋許可以及拆除房屋許可,而用這兩個東西刷錢以及刷滿燃料提燈的方式可以參考老司機的哈姆雷特視頻,我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我有點忘了我是第一年繁茂季還是第二年的繁茂季去探的,但為了應付哈姆雷特特有的毀滅季,建議找個時間先去五島、也就是毒氣森林中某個遺跡可以通去的島嶼找日晷遺跡,日晷是可以結束毀滅季的儀器,這也是玩哈姆雷特很需要注意的一個點。

而為了踩日晷方便,我第三年的溫和季時在這兒建了個落腳的地點,只是計畫趕不上變化,這個地點其實之後並沒有派上用場。

一樣既然提到了就順道曬一下四號家的內裝修。

 

特殊季節‧毀滅季‧以另外的曆法開始的血月籠罩之日

 

在哈姆雷特,還有另一跳有別於固定三季的計算曆法,而那個曆法就是計算毀滅季的來臨的曆法。

說實話,雖然我玩了125天,但可能是我第一次毀滅季降臨之前就先去遺跡踩日晷踩過去了,之後玩是想驗證看看據說毀滅季過一次之後就不用在去踩、會成為自然度過的季節這點是不是真的,但結果我覺得應該是謠傳,雖然不知道所謂過一段時間就結束的說法是否是真的,但我在家裡縮了六天快七天,血月還沒結束但我的冰箱快見底了,還是冒著風險從一島跑去五島那裡踩遺跡才結束了毀滅季,還順道砍了比蟻后還廢的毀滅季Boss──講真的我原先是真沒打算要打的,因為懶,但錯過了時機又遇到了也只能打了,然後發現意外的好打。

其實毀滅季只要喝咖啡後移速爆增跑得夠快並不戀戰,第一時間打掉Boss而之前又已經探出日晷的所在地的情況下,毀滅季能造成的傷害其實並不算嚴重,而過了毀滅季後,我才看到了傳說中為此慶祝而商店有的特殊裝飾,也就是慶典期間。

而此時食品商店所賣的十二種食物也都會有特殊貼圖,大部分只是用精緻的小盤子擺放並插了個有可愛裝飾的小竹籤,但有少數卻是看起來完全向不同的東西,異常的可愛──向第一排第二個的波蘭餃子、第三個是肉丸子,第二排第一個的南瓜餅,這三個看起來都和之前差異頗大而讓人感覺到十分新鮮,但其他的差異就不大了,但看上去也頗為喜慶。而雖然沒截圖,但這個時候去自然生成的豬人小鎮那邊會不時放鞭炮,感覺因為毀滅季帶來的陰霾都一掃而空,感覺令人十分愉快。

而玩到這裡,我也覺得差不多了,看實況一直好奇的毀滅季結束後的慶典盛況也看到了,這次因為預估錯毀滅季來的時間,原本因為雨季而在二號家蹲守蕁麻導致沒能第一時間趕去踩日晷算是個敗筆,但我也不知道聽網路上說第一次毀滅季度過之後會自然度過的謠傳是真的還是假的,這次我沒自然度過是因為我第一次直接跳過了沒體驗過毀滅季也沒殺Boss的緣故,還是其實我沒耐心等到自然度過就因為快沒存糧而跑去踩日晷才有的錯覺,但玩到現在由於哈姆雷特季節轉換太快,哪怕要素沒有複雜到那種程度,也不像海難那樣需要定期出海躲火山、雨季的準備也麻煩,哈姆雷特一是玩得有點累了、二是能刷錢之後感覺需要建設或是去做的事情變少了,所以乾脆就關檔保存了。

 

之後大概會另開一個巨人國的檔玩,看要不要學著其他人也搞個三穿檔,只是下次要玩哪個角色有點猶豫,總之想先休息一陣,之後再說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澤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