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了這一小塊曾經的度假景點,由於離開家有了一段時間,我此時歸心似箭,即使弄了臨時據點,但才剛確保安全的那個雜貨店二樓卻還沒有給我足夠的歸屬感──最主要是我惦記著家裡種的菜,怕離開太久錯過了收成的時間。

 

  這個世界不知道是不是殭屍病毒不僅讓人類社會瀕臨滅絕,就連病毒也對其他生物或多或少產生了影響,我對於種菜在此之前沒有經驗,但也知道種菜不可能在短短幾天內從種子成長為足以收成的水靈靈蔬菜──當然這點變化對於生存者來說是好事,只不過生長得快也意味著壞得快,沒在適合收成的時候收穫作物很可能就廢了,即使我之前找到的種子有不少,我現在並不是那麼缺糧食、長壞了重種就好了,但我之前趕在腐壞前帶回來冰在自己冰箱的淨是些麵包蛋糕之類的麵粉類製品,一開始吃這些甜蜜蜜的東西確實挺讓人心情好,但現在我也差不多吃膩了,想吃點熱蔬菜,就算是只加了點鹽清炒過後的那種炒菜也好,也因此我特別想要好好收成這一批蔬菜。

 

  這裡的話偶爾過來度假還好,但待久了這樣子方圓百米內沒有其餘的民房的荒涼林地中難免讓人心底有些發慌,在市區居住哪怕知道能有的動靜除了自己製造的之外就只有那些活死人們發出的噪音,並不能因此讓人感到安心多少,但好歹打開窗戶往外望去看著還被沒斷電的路燈照耀的其他建築物,卻還能有自己還在文明還沒有崩壞的社會中這種自欺欺人的錯覺。

 

  況且說點現實點的理由,就是喪屍無可救藥地被建築物的門窗與聲響所吸引,比起建築物少到被遊蕩過來的喪屍當成目標的機率更高的荒郊野嶺,建築物更多、其他不是我所在的建築物被盯上的機率更高的密集居住群更讓我安心一些──即使這種建築群的喪屍數量也比野外還要多,但比較好一點的是由於據點附近的喪屍我會定期清理,其他地方遊蕩過來的喪屍要過來也需要一點時間,只要不要太長時間離開姑且周邊還算是比較乾淨、沒有太多威脅的淨土。

 

  只是離開太久後能不能維持這種安全就不好說了,這也是我急著回去、而不是以新據點為基礎繼續往其他地方探索的其中一個理由──我需要保證我當作家的地點周圍絕對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貿然離開太久不去維護對我來說並不利於這的願望的實現。

 

  回到家中,果然沒被圍住的一樓又有了熟悉且令人心裡安定不下來的撞擊聲──我之所以把一層的門都關著而不像安全的二層為了方便而都敞開著,就是為了讓本來就對這類東西本能地感興趣的喪屍在闖入有著泳池的中庭之前先被周圍的房間吸引住注意力,並發出響動讓我能察覺有不應該來的東西來了,要是沒個阻攔物,可能有喪屍不知何時出現在中庭我都沒有知覺,如果沒有先查看狀況地就從中庭那邊的床單繩下樓的話可能會被樓下的喪屍伏擊,這種情況就太危險了。

 

  在這種有節奏感的噪音騷擾下我心再大也睡不著,我拎起斧頭一一找到噪音發出源頭並幾斧頭讓它們徹底安靜下來,並且習慣性地搜了下屍──如果說最開始我還不敢亂碰屍體的話,經歷了多周目的經歷後我已經能夠面不改色地搜出自己想保留的戰利品了。

 

  有的時候喪屍意外帶著一些好東西,像是放在口袋的小罐維生素或是捅在背上的小巧武器,不拿白不拿,而且有的時候運氣不好正好使用的東西壞了,也可以找喪屍身上的東西先應應急──不過衣服我倒是很少扒喪屍的,一來是剛死的那種還沒有散發異味與屍臭的新鮮屍體本來就少,二來是被弄死的情況下大量噴散血液後也難免會汙染衣物,不管衣服完好與否,當喪屍躺在地上不能再動的時候通常也都髒得讓人覺得沒必要挽救了,即使去清洗也肯定會耗費大量的洗潔精,再加上誰知道喪屍病毒會不會因為洗衣精的清潔效果而消失,可以說在我不知道這類衣物的專業處理方式的情況下貿然穿殭屍的衣服總有些安全健康的疑慮。

 

  但少數例外的是那種沒有直接接觸殭屍肌膚的外衣或背包,有些大衣看著不錯,在我的衣服因故破損或被劃破後,為了阻止喪屍或是其他尖銳物品直接劃破我的肌膚,我也有不得不徵用這類穿在外面一層的衣服的時候──況且擊殺喪屍有一定機率拿到附近車輛的鑰匙,先不管車的完好程度是否值得後續持續使用,因此能打開車子並搜刮車內物品,不見得是多好的東西,但很高機率會出現一些車子原主人放著應急的醫療物品,像是OK繃或是酒精棉片之類的,外出時因為各種意外而身上的醫療物品不夠用時是堪稱及時雨的存在。

 

  回到了家裡,即使因為逐漸囤積起來的物資、家裡用來裝貨的木箱與紙箱也越堆越多,比起最開始沒什麼生活氣息的整潔,現在我在沒有添加額外家具的情況下,我常住的旅店套房裡顯得有些凌亂,但我已經熟悉的這個空間仍讓我的腳剛踏上地板的時候感到一種說不上的安心感。

 

  剛回據點就打了幾隻殭屍,再加上一路開車的疲累,我也懶得放水洗澡了,把全身上下的衣服一脫一扔,就直接擋在了床上──隔天早上起來,才開始了回家的整理與做些其餘的事情。

 

  由於我是個生活白癡,從之前傻呼呼地把金屬鍋子放進微波爐裡並險些引起火災燒屋的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前些日子無聊時擺弄電子錶才發現原來可以設置顯示的溫度是攝氏還是華氏,我調成我看得最熟悉的攝氏模式後才知道這個國家的夏天確實溫度比我穿越前居住的城市低多了──穿越前的夏天沒飄到個三十度幾次都沒好意思自稱是夏天,但這裡的平均溫度卻比我前生習慣的夏日溫度低上個幾度,除非是晴天站在大太陽底下才感覺得出幾分炎熱,甚至在太陽不算大的時候不穿衣服外出時被風吹著還會覺得有點冷。

 

  也因此睡醒之後我打了個哆嗦,立刻換上了在據點休息時才穿得比較輕薄也更考慮美觀的衣服,先去陽台種菜的那邊看看情況澆澆水,之後抓起那堆髒衣服去一樓的洗衣室內清洗。

 

  我外出時防劃防抓的衣服沒有一件不厚重的,這種東西要手洗的話十分折騰人,光是衣料浸滿水後的重量就讓人吃不消,更不要說使勁搓洗乾淨了──趁著還沒停水停電,我還是把這項艱鉅的任務交給了偉大的洗衣機以及烘乾機大人們,有機器不用偏要用手搓是傻子,當然停電後考慮到洗衣機的用水量以及用電量,就是另一回事了。

 

  事實上,除了待在安全基地內的休閒衣著以外,外出用的全副武裝厚衣服我已經未雨綢繆地想著要不要多搞來幾趟備用──除了之後洗完衣服後晾乾期間可以換穿以外,也是和喪屍推推搡搡打打殺殺的期間總有因為狀態不佳或是各種因素失誤,運氣好只是衣服被扯破,運氣糟糕一點就是各種受傷,衣服也同樣嚴重破損了,總之如果狀態不好的話損壞率頗高,找幾套備用總能夠用得上。

 

  之前沒多找幾套單純是因為那時候其他消耗品的需求更高,這類除非狀態不好不然尚且算得上耐用的東西的掃貨囤貨就暫且靠後了──而且衣服其實比我們平時以為的還要重,質地越耐用厚實的越是如此,只是正常來說除非逛街買衣服以外,我們平時穿在身上分散了重量而通常狀況下沒什麼感覺。

 

  現在食物的囤貨量足夠了,我也該考慮起衣服的事情了──雖然現在也才八月多,還算是夏季的範疇內,但既然這個國家夏天溫度就不算高,但想必本來就冷的冬天會更加寒冷,不準備點禦寒的衣物只怕沒因為寒冷僵硬的手指而死在喪屍口中就先凍死了。

 

  我這些天也暫時不出遠門了,就在附近的商店裡找找一些喜歡的衣服帶回來──這裡的衣服大都是休閒風格的,毛衣什麼的倒是有,但是我心心念念的裙裝卻是幾乎沒有找到,也只能看看之後去搜刮民宅或是其他地方有沒有合身又喜歡的裙裝了。

 

  而時間太晚了不適合外出,而又還不想睡的時候,我就聽聽隨聲聽音樂或看看之前搜刮回來的雜誌來打發時間──這個年代的科技實在是不發達到已經曾生活到了手機萬能時代的我有些難以接受,所以我的娛樂手段除了回歸小時候的看實體書以外,就只能拿起我自從大學以後就被手機取代了功能的隨身聽聽點CD音樂了。

 

  我這段期間不僅到處亂跑,在撿到隨聲聽後就也有意收集了一些音樂CD──本來我也想收集一些錄影帶的,畢竟河畔鎮旅館的高級套房的設備是真的不錯,就連電視機都是可以撥放綠影帶的比較好的電視機(以這個年代來說),比起音樂來說有影像畫面的錄影帶帶來的娛樂效果會更好一些,但可能是我運氣不好,目前跑過的幾個地方沒幾個地方有錄影帶的,而且娛樂用品的優先順序算是最低的,我倒也沒有急著非得趕緊去搜尋,反正也是偶爾德賢了之後才有餘裕聽音樂,而我搜索到的音樂CD倒是有不少,雖然都是單曲、一張CD就一首歌,但單曲循環到聽膩之前也需要一點時間,短期間內倒也不怕都聽膩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澤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