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翻我網誌上之前食記的應該都知道我媽吃素,而很不巧的是我外婆也吃素,這就導致了只要是我媽那邊不管哪個阿姨還是舅舅生日啦還是其它奇奇怪怪的事情要一起聚餐啦,哪怕並不是每個阿姨舅舅都和我媽阿嬤一樣吃素,但幾乎十次有九次都會選擇素食餐廳,有時是那種點幾道大盤菜送上桌一起吃的那種合菜、有時是針對素食族群的吃到飽類自助餐──像今年我就不知道吃了幾次原素食府了,吃得愛吃肉不愛吃菜的我一聽到阿嬤那邊的誰誰誰要揪聚餐都想反射性的問『又是原素食府?』這句話了。

 

但今天總算不是再去吃原素食府了,而是另一家也同樣在素食圈挺有名的吃到飽式自助餐果然匯,但果然匯又和單純的全素素食不同,他們自稱是蔬食自助餐,也就是說不只是全素只是主打蔬菜料理而已。

 

不吃素的人可能看人吃素都很直接的認為那就是不吃肉的一群人而已,但真去了解才會發現裡面其實劃分的很細,有人吃蛋奶素、可以接受雞蛋和牛奶成份,有人五辛素、能接受蔥蒜等比較辛辣的調味類植物,而全素就是除了肉以外不吃蛋奶也不食五辛的那種一起吃飯時超麻煩的吃素者,而我媽就是全素素食、而我看我阿嬤應該也是,而果然匯並不完全是全素素食料理,而是包含了奶蛋料理、五辛料理的蔬食自助餐,這也導致在知道這次聚餐地點的時候感覺安慰一點──雖然之前沒去過,但好歹不會吃到那家雷到爆的御蓮齋那種感覺口感很不自然的奇怪蛋糕了,而且老媽他們之前曾在沒帶我們幾個的時候和阿姨一起來這家吃過,會選擇再訪應該不至於吃起來太奇怪。而且終於不再是原素食府了!哪怕不難吃今年都吃了幾次了?吃多了也會膩啊!

 

[果然匯]

[無平日假日價差,午餐價格538、下午茶438、晚餐638,未滿12歲孩童餐費有優惠,當月壽星在生日前後3日與同行者可享95折優惠。需注意特殊節日可能會價格有所調整(例如過年時那幾天餐費次會有所調漲)]

[有一成服務費(上述價格另加)]

[最新情報請參考官網FB官網]

 

 

這次聚餐是因為某位阿姨生日、而生日壽星揪人去吃有餐費優惠才有了這次聚餐,正好我也沒事就跟我媽說我要一起去了。不過之前去原素食府聚餐阿姨他們都是吃下午茶,這次居然不是吃下午茶而是吃午餐讓我稍稍有點意外,也讓原本以為可以睡久一點的我頂著愛睏的黑眼圈前往果然匯的。

果然匯目前有三家分店,在台北的這家是位於明曜百貨12樓,坐捷運的話忠孝敦化3號出口出去看到那家外觀醒目的UNIQLO那棟就是了(明曜百貨一樓到三樓都被這家店包了、當然外觀乍看之下也像是包了低樓層一樣有著UNIQLO標誌的白牆上醒目的紅框鑲白字商標外觀),而看官網可以知道目前並不是每家果然匯都提供相同的餐飲類別,我簡單的把官網的資訊複製再下方:

    現點現做鐵鍋料理 | 統領店、夢時代店限定
    歐陸熱鍋料理|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日式串烤物|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季節冰品、手工甜品| 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中式砂鍋料理|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手工披薩 | 統領店、夢時代店限定
    中式熱炒料理|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而特色菜色的話,也不是每家分店都有供應,同樣複製官網資訊如下:
 開胃醋飲|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冷盤小點|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法式可頌三明治| 明曜店限定 下午餐不供應
 焦糖烤葡萄柚|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綜合天婦羅|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七色手作燒賣 | 明曜店限定
 優格霜淇淋 | 明曜店限定全餐期供應
 手作麵包 | 明曜店限定全餐期供應
 生菜沙拉|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紅酒燴洋梨|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荷蘭焦糖煎餅|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豆腐布丁| 明曜、統領、夢時代店供應
 香煎蘿蔔糕 | 明曜店限定全餐期供應

 

由此可見台北的明曜店雖然菜色種類上略遜於新開的後兩家分店,但到底是創始店,還是有一些目前只有明曜店提供的特色菜肴,不過比較殘念的是其實我這幾天翻過他人食記之後、對於其它縣市分店才有的手工披薩和鐵鍋料理更感興趣一點,但再沒打算為吃痴狂往外縣市跑的情況下,就只能乾看著他人食記流口水了。

P_20181216_140222

和其它人食記講的一樣,果然匯的裝飾與座椅大多是感覺很樸素但不乏質感的木質傢俱,感覺也頗有這類餐廳為了彰顯格調而常用的手法──深色的基本色搭配昏暗的燈光、然後在一些想要重點展示的地方打強光營造一種低調內斂但莫明有種高大上的格調感的裝潢配置──,不得不說我對這點是有點兒怨念的,因為這讓原本拍攝技巧就差的我拍糊了好幾張照片,而且一些想拍的東西因為打光的燈光太亮而拍不清楚。

P_20181216_115058

這是我的座位,紙巾上擺著餐具,而底下墊著似乎是要避免油污沾到桌面的墊子,我有點不太確定是什麼材質,只知道構造有點像捲壽司的竹捲。

P_20181216_115041

座位後面是被我拍糊的、感覺不明覺厲的裝飾圖畫。

P_20181216_114903

果然匯的取餐區設置又和集中一區的原素食府、散亂無章的御蓮齋兩家不一樣,是呈現以ㄇ字型取餐區包圍內側座位區的設置──這也就代表了全去走一遍的話可以繞著座位區一圈,某方面來說這樣對於客人來說算是蠻公平的,不會出現某些地方要取餐要走很遠的麻煩。

而出入口處最先看到的就是這章又被我給拍糊的氣泡飲料冰櫃,但我吃到了後面就完全忘了這櫃飲料的存在──而就我觀察也似乎很少人拿這邊的飲料,每個來吃吃到飽的都不是傻子,這種喝了容易脹氣、一不小心就因此沒胃口的碳酸飲料並不是非常受歡迎。

P_20181216_140251

飲料區旁就是特色菜焦糖烤葡萄柚的點餐區域,但我本身不太喜歡葡萄柚的味道,哪怕知道有名但也沒興趣去拿,就只是拍照留個念那樣。

P_20181216_115238

門口另一邊璃櫃台最近的取餐區擺的就是明曜專屬的手作麵包區域,乍看似乎挺不錯的,但仔細一看說明牌後麵包真是養生的讓我這樣不養身的年輕人有點退避三舍,雖然還是意思意思的取了片法國麵包並塗抹香料奶油放餐盤就是了。

P_20181216_115226

P_20181216_115554

麵包旁邊應該就是冷盤小點了,有各式各樣視覺效果還蠻不錯的小點心以一口大小、並用容易取用的小碟子裝著。這一區有些東西看上去比較平常的我就不放圖了,如果想知道的隨便去翻翻其它人寫的更詳盡的果然匯食記應該也能看得到。

P_20181216_115614

P_20181216_115629

接下來是調味沙拉類的餐點,有些是溫熱的有些是吃涼的,都是西式調味。大概是吃中午的關係,這一區感覺比較偏正餐的取餐區在我們家剛到時人潮超多,要拍照都很難拍、還有幾盤被搶光了。

我本身倒是對這區興趣不大,會排隊只是想拍照留個念罷了,我想我前後注意到我拼命亂拍就是不怎麼取餐的動作大概認為我挺神經的──我自己也這樣覺得,至少等吃了幾盤東西、發現大家都集中在甜點區反而這一區超好拍的時候我就特別後悔為啥不先搶東西吃,吃完再來這兒拍,我想那樣的話照片會好看很多,但那時我也懶得重拍了,已經拍一次了再拍第二次感覺旁人看了更神經。

P_20181216_115708

P_20181216_115727

接下來是這種以特殊餅乾杯裝料癡的小區域,一樣只拍照留念。

P_20181216_115739

P_20181216_115836

接下來是我來時真正人來往不斷取餐的熱食區,一樣是西式調味料理,而網路上人人交口稱讚的燉飯在我取餐時早被搶光了、完全看不見蹤影,而更受人喜愛的薄餅披薩以及可頌就更不用說了,剛上就被秒殺,我又要拍照又要取餐的根本搶不贏,都是等晚一點大家站區轉移到甜點區時才終於有吃到一點兒。

P_20181216_115920

西式熱菜的尾端不知為啥很突兀的擺了兩款中式甜點,沒讓這兩款和其他西式蛋糕啥的甜點作伴。

P_20181216_120158<

P_20181216_115945

接下來就是濃湯,酥皮濃湯一樣是屬於那種做好就被搶光的熱門品項,所以這章是極限搶拍拍到的。而濃湯中長被食記誇說非吃不可的野菇濃湯也幾乎見底,相反的花椰菜濃湯滿滿的量十分足夠。

P_20181216_120042

P_20181216_120115

接下來是中式港點,種類並不算非常多樣,全都放在小蒸籠中保溫。

P_20181216_115212

P_20181216_115158

P_20181216_115149

熱食區旁居然很奇妙的又回到了冷食──也就是可以自己DIY內容物的生菜沙拉區,想吃啥菜想淋啥料要不要再灑點乳酪屑全憑每個人的喜好。雖然我個人對於生啃葉菜有點冷感,但是喜歡吃健康沙拉的人我想會愛死這一區了。

P_20181216_115144

然後這一側取餐區的最尾端就是以醋飲作為完結──這一側也是午餐時間剛開始人比較多的區域。

P_20181216_121147

接下來說說從入口處一開端就是氣泡飲料的那一邊還有啥好了,首先是切塊水果區。這一區和鄰近的蛋糕甜點櫃都是有很強烈『飯後點心』感覺的區域,所以在我拍照時還算冷清好拍,隨便拍也沒太大的壓力──不過等後半段就是這裡變成人多搶食戰區。

P_20181216_121158

P_20181216_121210

接下來的冷飲區也是剛開吃時相對冷清的地方。

P_20181216_121428

P_20181216_121337

P_20181216_121343

接下來的現作鐵板區以及小火鍋區我不太確定是在這一列上還是和另一列擺了類日式熱料理的那一區了,反正因為一個似乎要等很久一個湯湯水水的容易灌飽自己所以我都沒有去取用,所以記憶不深刻,只確定這式飲料甜點這一區的,而且拍照時意外的人氣還蠻冷清的。

P_20181216_121224

P_20181216_122803

冷飲區對面就是我比較期待的優格霜淇淋DIY區了,霜淇淋有兩種口味,可以自由搭配佐料。

P_20181216_121244

P_20181216_121251

P_20181216_121303

P_20181216_121309

而霜淇淋機旁就是現泡熱飲DIY區了,這一區乍看平凡,甚至我拍照時還沒太注意,但等晚點吃霜淇淋後想喝點熱的暖暖胃時我意外的發現這一區搞不好是最有意思的。

P_20181216_122705

P_20181216_122716

P_20181216_122728

P_20181216_122735

乍看之下猛一看這一區似乎就是很平常的熱飲區,去很多自助餐都能看見的那種提供茶包和咖啡機讓人自己弄的那種,真正引起我注意關鍵就是這幾瓶乍看像是洗髮精那樣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東西,但仔細看標籤我想很多人都猜到了這是啥──這大概就是添加風味的糖漿,就是外面便利商店賣榛果拿鐵還是焦糖咖啡之類啥啥飲品時會加的那種讓飲料聞起來變得很香甜的特殊糖漿。

就是這種糖漿讓我察覺到用途之後,充分發現了這家比起其它吃到飽更豐富的可選飲品的作法──弄點冰奶茶,加點喜歡的糖漿口味喝起來就更令人愉快了,而且愛加多少就加多少,不愛吃甜的話泡茶或是作咖啡後加入少量的糖漿喝起來既香但又不會太甜,愛吃甜的就多按點糖漿進去──反正都是吃到飽了就得吃夠本,不會有個人跳出來說加糖漿量要加價,這次來我除了霜淇淋以外玩得最開心的就是這一區的自製飲料了,要知道這樣可以隨便加糖漿的機會可是很少的。

至少我老媽本來就不贊同女兒亂喝飲料,根本不會買這種東西擺家裡用。而這樣的糖漿哪怕是吃到飽也挺少見的,至少目前我吃過幾家就只有這家有擺出這種糖漿讓客人隨便加,比這家貴得接近一倍但卻雷到翻的御蓮齋中也沒像這樣提供風味糖漿,是說那天我去的時候心煩意亂也沒閒心注意就是了。

P_20181216_120306

P_20181216_120310

P_20181216_120250

P_20181216_120254

接下來就是我的心頭好,甜點蛋糕等東西的區域了──老實說這家的甜點比起其他東西來說品項算是相當多的了,一看上去幾乎讓我忍不住心情雀躍,恨不得全部都來一份帶回座位。

這一區也是一開始比較冷清好拍的區域。

P_20181216_121547

P_20181216_121352

P_20181216_121659

P_20181216_121718

P_20181216_121626

甜點櫃旁遍那一道又是最開始很熱門所以拍起來都不太好看的熱食區了。在前面我說這區是日式料理區其實有點不對,這一區更接近小吃區,有中式的芝麻球也有日式烤麻糬,還有一些可以讓人自行取用的搭配佐醬,也是前半部份人滿為患的區域。

 

 

大概都把取餐區的照片大概擺過了,少許遺漏或是拍時被拿光光沒得拍的我也懶得補遺了,反正看其他人比較詳盡多圖的食記也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接下來就說說我拿了些什麼,吃之後的感想囉。

P_20181216_120601

這是我的第一盤,老實說前頭光顧著拍照,那時人搶熱食又搶得火熱,鹹食的部分這次去我還真得沒能吃多少。

這盤比起因為拍照耽擱太久而變得有點硬梆梆的抹醬麵包、以及量少得幾乎可以無視的馬鈴薯沙拉不提,披薩似乎是經典的瑪格莉特窯烤披薩,具離出爐時間似乎有點久而冷掉了,吃起來感覺普通。反而是本來就是冷盤小點的惡魔蛋算是這盤裡比較好吃的,調味得不錯的,吃了之後我接下來又拿了一個。

P_20181216_120606

P_20181216_120614

我本來就熱愛甜點,第一趟時也毫不例外的先取了一些甜點食用。

顏值比較高的女王蛋糕吃起來反而挺普通的,是兩塊比較偏扎實的甜甜蛋糕體擠上奶油、中間還弄了點果醬而已。而烤焦糖布丁由於就只是在從冰櫃拿出來的布丁表面噴出點焦糖裝飾而已,沒遇期的那樣溫熱好吃讓我稍稍有點失望。瑪德蓮(也就是貝殼型蛋糕)有點兒乾,但淋上的檸檬醬還算不錯。

反倒是預期不高所以只挖了一勺子的麵包布丁挺好吃的,算是甜點中沒那麼死甜的一項。

P_20181216_120619

雖然剩的量超少,但因為好奇我也打了點野菇濃湯喝喝看。但大概本來就是鍋底剩的,有點涼掉了顯得冷冷的,我沒覺得有多美味,雖然味道確實還蠻濃郁的,但我不喜歡喝冷湯。

P_20181216_120816

酥皮濃湯其實我沒搶到,這是我媽搶到的,但在喝之前她聽阿姨說裡面有洋蔥,吃全素不能吃洋蔥的她大驚失色之下就把濃湯塞給了我喝。比起野菇濃湯,其實我更喜歡酥皮濃湯中的湯一點兒,就是酥皮容易掉渣吃起來還蠻麻煩的。

P_20181216_122058

這是我第二輪拿的,裡面那個烤飯糰我原本期望很高,但是可能一樣不是剛出來的吃起來不熱所以口感有點讓我小失望。而烤麻糬我原以為是鹹的,結果一咬下去發現是甜的我整個都懵了,而且一樣似乎已經放了有段時間所以口感沒有很好。

蔬菜天婦羅也一樣是不熱所以不好吃。反而是沒抱太大期待的炸馬蹄糕和蘿蔔糕吃起來都不錯。

P_20181216_123019

這一輪我還弄了霜淇淋DIY,那時候沒發現小碟子所以用了杯子裝,雖然不太好裝不過看起來也萌萌的。

P_20181216_123035

這次擠的是玫瑰蘋果優格霜淇淋,淡淡的粉紅色搭配繽紛多彩的配料還算挺美的。本來我拍照的時候心裡還美滋滋的,但實際上吃之後,預期外的酸度就讓我苦了臉──我不只怕辣怕苦還怕酸啊!!大概我原先預期是那種香甜甜美的霜淇淋、並且完美忽略了品名中的優格兩字,但一吃落差就出來了,而配料的甜更襯托出霜淇淋的酸,雖然能吃酸的某個我的阿姨說很好吃,但我吃起來感覺其實就覺得還好。

P_20181216_124326

P_20181216_124323

這一輪我又拿了甜點,由於怕淨吃甜的容易吃膩,還拿了點終於有得拿的燉飯以及一個珍珠丸子。結果嘛........聖誕期間特有的奧利奧棒棒糖就夠甜了,但草莓蛋糕比那個還要甜、完全過甜了,甜到了超出我承受範圍的地步,我吃的時候臉都快撐不住了,哪怕有鹹食緩解味蕾,但是吃了鹹食後我發現還不如吃甜吃到沒甜味觸覺呢,感覺吃完鹹的再回來吃甜的、本來就甜的東西就更甜了,最後我都忘了我是怎麼吃完的。

P_20181216_130809

為了緩和甜味我居然又去弄了碟酸酸的優格霜淇淋吃,這次擠的是一看名字就很酸的蔓越莓優格霜淇淋,酸過之後才覺得緩了過來。

P_20181216_132436

那盤之後,哪怕我媽又端了這盤她自己要吃的甜點來誘惑我再去拿蛋糕,我也只是拍了拍照就沒敢繼續去拿了。

之後就是一直玩飲料喝飲料那樣。

 

 

簡單來說吧,總體感覺雖然不差,但是這種天氣東西涼得快、不管吃啥都覺得沒有那種剛做好熱騰騰的感覺是比較可惜的一點。再加上其實能當作主食的餐點不多,而且搶得人多在前半部份很難搶到多少,比起在冬天來吃,我覺得夏天熱想吃輕食時來吃大概我這次的體驗會比較愉快一點。而且甜點品項雖然多但是那種似乎太甜的感覺讓我不小心吃了草莓蛋糕被甜翻之後就有點心有餘悸。不過飲料可以DIY的東西很多,導致了其實飲料的部分是相對比較豐富的,稍微安慰了一下很喜歡飲料的我的心靈。

雖然沒有到了滿意到了不行的程度,但我吃的東西不滿意很大程度是因為沒啥肉又不愛吃菜才感覺沒什麼想吃的情況,而且比起御蓮齋那個真的雷到我想掐著店家的脖子讓它們把收了我八百多塊的錢吐出來賠償的糟糕體驗來說,果然匯已經算是水準還算不錯的素食自助餐了,收費也沒太誇張,至少下次聚會要去我不會排斥再去那裡就是了──當然,如果他們下次聚會選擇有肉可吃的吃到飽自助餐我會更開心一點,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澤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