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早一點有什麼事情想要趁著更新碎碎念的,但等我寫完後我發現我忘了,於是就算了(欸

這篇算過度章?稍微趁著網路上查的資料還記憶猶新的時後趕緊寫一波甜點敘述的感覺。

巴伐利亞奶油,老實講我不知道為啥舊民間漢化版翻成了王國甜點這個意味不明的譯名,直到之後官方漢化出來後一查才知道原來那是啥,於是在這篇裡也順道修正了,在這裡順便說明一下。

 

 

 

 

 

  雖然因為即將迎來強勁的競爭對手的憂慮而稍微影響了心情,但午餐後的忙碌很快就讓席薇忘記了那還有些遙遠的煩惱,為了難得的人潮而忙碌。

 

  由於今天的人來得誰也能沒預料到,昨天晚上為今天營業準備的蛋糕還沒到平日的人潮高峰時間就幾乎快銷售一空,為了不讓剩下的時間前場空得太厲害,在芭娜娜緊急地開始做店內最受歡迎的巧克力蛋糕的時候,馬龍也開始準備要做炸甜甜圈而開始準備麵團時,席薇也跟著做比較簡單的巴伐利亞奶油。

 

  布丁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但巴伐利亞奶油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至少席薇在接手這間店後,為了商品的事情而開始去網路上查各種甜點食譜後才知道原來有這麼一種甜點。

 

  巴伐利亞奶油在席薇閱讀資料後看來是介於布丁與奶酪之間的一種也是半固體的甜點,它材料上嚴格說來更接近布丁,但它比布丁還要多加了吉利丁──而吉利丁一般是用來做果凍、奶酪之類的東西用來凝固用的,而布丁雖然據說也有人的配方也有用,但至少古早味布丁不用額外加吉利丁、材料都混合好後放電鍋蒸就能簡單粗暴地蒸出布丁,至少席薇前生的老媽就曾一時興起拿飯鍋蒸了一大鍋確實是布丁味道、但外表更像是蒸蛋的粗糙布丁,而使用吉利丁的話似乎要用冰的才能製成甜點。

 

  當然席薇並不是烹飪專業畢業的,也不清楚以上的觀念是否有誤,她只知道以口感來說,由於加了吉利丁,巴伐利亞奶油比布丁的口感更凝實一些,相對之下沒那麼柔嫩,吃起來類似於布丁味兒的奶酪──當然也可能是席薇拿了錯誤的食譜用錯誤的方法做出來的是這種味道,但姑且不論這點,由於作法相對簡單,這是席薇少數很快就上手的甜點,就是這附近特別喜歡巴伐利亞奶油的客人比較少,賣是還是能賣得出去,但是很容易有剩,也因此是偶爾席薇或是馬龍想吃時才會做的點心。

 

  大概看了下存貨後,發現最近沒怎麼用到草莓醬汁、薄荷葉也剩得挺多的,席薇就隨便在做好的巴伐利亞奶油──感謝開羅世界的黑科技,原本要冰上幾個小時的巴伐利亞奶油十分鐘就冰好了,當然用正常的冰凍速度的話更省電費就是了,黑科技的代價就是總得在一些其他方面付出成本──上淋了些草莓醬汁,然後隨便擺片薄荷葉當作裝飾就完成了。

 

  反正席薇做這個只是打算當充場面、讓賣場看起來不至於太空的甜點,她也就隨便弄弄,況且要她耍刀弄劍的她在異世界鍛鍊得十分熟練、但要她弄那些精細美觀的甜點裝飾她就赫然發現自己的手並不如她自己以為的靈巧,可能是她在藝術或烹調的天賦有限──至少席薇努力過後,想想過去不管是寫作文還是美術課自己都從沒得過高分,又想想她在來這兒之前烹飪課每一次完成的成品外觀都慘不忍睹、只是勉強能入口但壓根和美味無緣的殘酷事實,她就乾脆地放棄了和做出美觀裝飾這件事死磕的打算。

 

  做好並且迅速陳列上去後,商品又是肉眼可見地迅速賣出──而和席薇預料的一樣,就只有她做的簡陋巴伐利亞奶油剩得最多,馬龍做的甜甜圈或許正好是當季流行的甜點、倒是意料外的銷售一空,讓原先在馬龍炸甜甜圈時聞著香氣時被勾起饞蟲的席薇不由得有些惋惜。

 

 

  雖然可能有點像敷衍,但接下來直到快聖誕節前都沒事──而姑媽他們得到的情報也沒有錯誤,暖洋洋小鎮在這段時間肉眼可見的開始發展了,也因此在剛踏入十二月的時候,席薇終於聽到了姑媽她曾說過的員工宿舍已經開始興建的消息。

 

  雖然員工宿舍建址有點遠,在過橋那邊的河畔那邊,說真的距離糕點店有點遙遠──但一想到終於能夠有獨立的房間,可以享有獨立的衛生間和浴室,席薇她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還是都感到十分雀躍。

 

  冬季的時候受歡迎的是巧克力系糕點,而大概芭娜娜也做膩了普通的巧克力蛋糕,她在徵得席薇同意後,每日固定班底就由巧克力蛋糕改為提拉米蘇,也瞄準了聖誕節的商機做了單價比較高的聖誕樹幹蛋糕以及薩赫蛋糕。

 

  畢竟現實不是遊戲,遊戲中只有解鎖進階產地給了大盤子後才能做這類大蛋糕,但現實中就沒那麼多奇奇怪怪的限制──只是做大蛋糕成本也比做小蛋糕高,也不見得賣得出去,之前她們也就沒有特地做太多來賣,要不是最近的人潮日漸增多、手頭充裕的大客戶也慢慢多了,只怕席薇也不會同意芭娜娜這次的提議。

 

  聖誕樹幹蛋糕和薩赫蛋糕都算是巧克力蛋糕的進階版,聖誕樹幹蛋糕一如其名,也算是聖誕節時蠻普遍的一種巧克力味、把造型做得像是樹幹的奶油捲蛋糕,而薩赫蛋糕則是在普通的巧克力蛋糕中用了杏桃果醬夾層、外面還有一層巧克力包裹的蛋糕,好像因為外國那邊有啥起源故事而拉高了格調而能賣得很貴──當然也沒超出正常人購買能力的限度,只要沒做得太多在旺季通常都賣得出去。

 

  這天席薇心情不錯,一是上述所說的便宜的個人住處有著落的愉快,二是業績節節上升、一般來說只要注意控制好報廢量目前帳本上很少再有赤字了,她終於能挺直腰桿、不再因為薪水給太少而面對目前被自己半壓榨的員工心懷愧疚了,再加上她聽聞到南瓜商會終於也入住暖洋洋小鎮了,便打算過去那邊看看。

 

  席薇也不只一次說過了這個世界疑似開羅遊戲綜合而捏成的世界,而玩過開羅遊戲的也都知道雖然這些遊戲通常沒啥主線任務或是劇情可言,遊玩玩家唯一的目標就是將自己經營的產業發揚光大,但是有些角色卻是多款遊戲中共通出現的──不僅僅是作為遊戲吉祥物、黃色方頭紅身體的開羅君,戴著形似南瓜的軟帽與厚重眼鏡、穿著西裝拎著公事包的南瓜商人也同樣是每個遊戲中幾乎都會出現的特殊商人,而這個世界也忠實呈現了這點,同樣也有南瓜商會的存在。

 

  和遊戲裡一樣,南瓜商會是專做他們這些生意人的生意的,並不向一般居民兜售商品──當然也因為是以『某家店或是某公司為客戶』,商品也比較特殊、交易金額也大,他們存在多年依舊屹立不搖,只是在成為櫻蜜菓子的店長之前,南瓜商會光是它們經營的特殊性,席薇也沒拜訪過,說真的難得有了資格去瞧瞧,她也頗好奇現實化的南瓜商會會是怎麼樣的面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澤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