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這次離家的天數有點久,不知打哪裡晃來的喪屍在旅館的中庭內遊晃,我回到家後頓時感覺手也不酸了腳也有勁了,仔細清掃過後,確認這裡半夜不會再有討厭的不速之客導致的聲響驚醒我後,我才心滿意足地攀著床單繩回到了安全又溫暖的二樓之中。

 

  之後卸貨、整理、洗澡換衣服這類慣例的生活瑣事略過不提,我立即去巡了一下面朝河流的陽台那兒的田地,高麗菜因為過了採收最佳時間已經在地裡爛了,不過其他同樣是第二輪種下的作物有些還在生長期、有些卻是正好採收的時候,我把能採收的蔬菜先收一波、並鏟去爛掉的葉菜後重新用鏟子翻過了土,我又把一些收成時得到的種子重新種下,澆完水後等待下一輪的收穫。

 

  這也是末世後植物變異的弊端了,雖然好處是長得快,只要種得勤不愁吃菜,但壞處就是稍微出點遠門,有些成長期太短的蔬菜可能回到家時就因為長過頭而不能吃了──不過好在我現在食物存量尚且算是充足,這些種好的新鮮蔬菜頂多算是添頭,一兩次的失敗倒也不影響什麼,甚至我現在採收的蔬菜量已經多到我琢磨著要不要去找點玻璃罐子回來用烹飪書上看到的做法醃漬起來來延長保存期限了,就算我其實不太愛吃醃漬物品,而且東西就算醃漬過後也不可能永久保存,但總是聊勝於無。

 

  一邊思考著到底哪個商店裡可能會批發販售大量的醃漬用玻璃罐,我一邊把剛收穫的蔬菜裝到麻袋裡帶回去塞到冰箱裡,只留下一顆番茄。

 

  番茄是我少數能夠接受生吃的蔬菜之一,或許是某方面而言番茄是要分類在蔬菜還是水果這點有些曖昧的植物果實的緣故,它沒有那種重得讓不愛吃菜的人皺眉的菜味,味酸而多汁,我忘了穿越以前看哪本小說說過一個簡單易懂的番茄吃法食譜──切片撒上砂糖後就這樣子直接吃,我前段時間在各種餐廳的後廚搜刮了不少罐裝糖,即使這類調味品在末世後吃一點就少一點,但以目前的量來說除非我天天煮甜湯或是做甜點耗費了大量的糖,不然少量少量的吃我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吃完的,於是我也沒太吝嗇,拿水果刀切片後灑上一點糖就吃完了一顆番茄。

 

  番茄的味道和記憶裡一樣,並沒有因為末世變異還是水土不同而有太過明顯的變化,我一邊吃一邊在電視機前坐下,從腰包裡拿出一疊這一趟出去意外蒐集到的有標註的地圖打算一張一張仔細查看。

 

  先前意外在農莊的小倉庫撿到那個背後似乎很有故事的標註地圖後我就一直有意去蒐集,只不過除了書店裡淘到不知為何有不少人把附記的地圖塞到擺地圖的那一櫃書架以外,其他零星找到的地圖並不算多,而且幾乎都是在喪屍身上搜到的,大略瞥了一眼都不一定在哪些城市,反正幾乎都是我短期間內不會去的地方,而在屍體身上搜的戰利品考慮到環境潛藏的危機,我也沒有餘裕第一時間仔細閱讀,只是先匆匆塞到背包裡,也因此不知不覺累積了一小疊,此時回到安全而能比較悠閒度過的基地了,我就想起了也該看一看並分類一下了。

 

  稍微分類了一下,該說是不愧是目前我已知的城市中佔地最大、書店能找到的地圖中甚至分了好幾部分來展現的城市,路易威爾市的標註地圖是最多的──不過這個城市也是目前我透過書籍雜誌知道的幾個城市中距離河畔鎮最遠的,我大概目前也只是看看,短期間是沒有可能去拜訪標註的地點了。

 

  其他的地圖都不多得很平均,至少我撿到的部分是這樣子的,大概是人比較多的聚集地就是那些,我看到了河畔鎮、瑰木鎮、莫德勞鎮、行軍嶺、西點鎮以及我說地圖最多的路易威爾鎮,卻沒有一章是我回來時路上偶然路過的那個無名小鎮的,這讓我越發好奇起那個小鎮到底是怎麼樣的地方了。

 

  而翻看的同時,我理所當然地著重關注了目前我待的河畔鎮以及才剛去過的瑰木鎮的標註地圖,瑰木鎮目前我只撿到一張,內容是不知道誰給誰的留言說在接近出入口旁的樹林的某個建築物內留了東西、說是喪屍如果過來了就讓某人拿著東西逃到樹林裡去,那裡並不算是深入瑰木鎮深處,或許下次我做好準備再前往那裡時可以過去看看。

 

  而河畔鎮我撿到了兩張地圖,一張是標註了在豪宅角落的房子裡是某些人的基地,另一張卻是標註出了錄影帶店和酒店。

 

  ──原來河畔鎮有綠影帶店嗎?

 

  當我看到第二章地圖的標註後不由得怔了一下,標註上的商店由於距離旅館有段距離,我之前到是有開車路過但卻沒有實際上去探索過,畢竟旅館周邊的商鋪已經算是足夠滿足我生活中絕大部分的需求,我對於位置稍遠的商店就沒有太多的探索慾望以及急迫的需要,也因此我是真的現在才知道那裡是錄影帶店。

 

  而當我知道之後霎時就有些心動了──要知道自從外界也疑似爆發感染而斷了電視訊號後,我房裡曾讓我無聊時打發過不少時間的電視頓時就成了擺設,但幸好旅館高級套房的這款是可以撥放錄影帶的新式電視,我之前其實也琢磨著要不要多搜一些錄影帶回來真的無聊到了一個極限時可以用來打發時間,只不過綠影帶其實比音樂CD難找多了,除非是專賣店,要找也只能往民宅的架子上找,況且現在電視的普及率還沒有高到每戶一台的程度,就算有錄影帶,除非是特別的狂熱者不然也不會有太多。

 

  就像我小時候愛看書但是零用錢不多所以總去租書店裡租來看一樣,想必並不把錄影帶當成無可取代娛樂的家庭比起花大錢去蒐購錄影帶、應該是更傾向於有什麼想看的影集就去出租店租來看,除非是特別喜歡的不然很少買回來收藏──反倒是音樂CD因為相對之下比較便宜,而且真的喜歡的CD人們都有反覆聆聽的習慣而不是像電影節目一樣看過一次短期間再看就沒什麼意思了,反倒出現在民宅的機率比綠影帶高多了,至少我目前零星探索過的民宅裡找到的幾乎都是音樂CD,很少有綠影帶的。

 

  只是雖然有意去蒐集,但在我手邊不缺音樂CD、附近也有書店可以找些有意思的書回來讀的情況下,我對於這個娛樂的需求暫時還不是那麼迫切,既然沒找到太多就乾脆先擱置下來了,也沒有太過積極地為了蒐羅錄影帶而橫掃周圍的建築物,也因此當我看到地圖的附註之後還真有幾分喜從天降的感覺。

 

  每次旅行後回來我都不會立即再出門,而是會休息個幾天調整狀態──但即使是調整狀態都縮在屋裡也很無聊,既然都是在河畔鎮,那麼去地圖上標記的地點散散步也不錯。

 

  大致盤算好接下來幾天想做的事情,我啃完了白糖番茄,望了一眼窗外,入夜後自動亮起的街燈也亮了,回到家裡後也沒必要硬撐著熬夜了,我收拾了一下東西便結束了這一天。

 

  由於在熟悉又沒有後顧之憂的地方睡眠,我睡得異常踏實,一叫醒來已經快接近中午了,我醒來時還有點兒不清醒,在床上翻滾了下並順道撈起在玩具店裡逃來的布偶娃娃抱在懷裡磨蹭了下,半瞇著眼沉浸在深眠的餘韻中好一會才算清醒了些。

 

  其實如果不論變成危機四伏的環境以及現在吃喝住行都得自己來、不能花鈔票請人代勞得這種種不便以外,真要以生活節奏來說,來這個世界並初步適應、特別是擁有安全基地之後,我反倒覺得愜意許多──首先終於不用配合著工作以及其他人事物勉強維持世人眼中的『正常作息』,只要困了累了,愛睡多久就睡多久,也不怕耽誤了時間而誤事,要擔心的也就只有在並非絕對安全的地方睡覺時的人生安危。

 

  吃東西也是,也總算不必遵循著所謂的餐點,餓了之後想吃就吃,就是我的烹飪能力實在說不上好,即使努力再練了但也和穿越前放假去網路上調查過的餐廳吃飯那樣就算運氣不好踩雷、但總能付出一定的金錢就能吃到平時家裡吃不太大的料理的情況不能比擬。

 

  而某些社會文明正常維持時、只要有錢就能有的便利在末日之後基本上都享受不到了,但客觀來說我想對於那些真正處於社會底層的人來說,末世不末世的或許都差不多,最多是日常煩惱的問題不同罷了,或許也和我一樣覺得某方面來說生活變得更愜意也說不定。

 

  真要我說生活節奏的優閒還是生活的便利二擇一的話我更想要保有哪一邊的生活狀態,我只能說各有利弊吧,現在我固然很思念穿越前的正常社會(最主要是網路手機能帶來的各種這個時代缺乏的娛樂),但我想如果我哪天幸運地穿回去了,在為了像是不斷重複的工作的鬱悶與壓迫之下,我說不定又會反過來懷念在這樣的末日裡自由自在、無須顧忌各種有形無形的框框條條的生活也說不定──只是能夠選擇的話我還是想要回家,回我真正的、安穩和平的家鄉,即使穿越前我對我的工作算不上滿意、生活也有各種人際以及各種方面的不如意,但那種走在街上不用擔驚受怕地擔憂會不會有人撲上來攻擊的和平是這個世界永遠無法給我的安全感。

 

  我慢吞吞地結束了我賴床的行為從床上爬了起來,往窗外一看,看到外面一片白霧茫茫的我略略挑了下眉,不過心裡倒是沒有太意外──我算是大略熟悉這個區域的天氣了,前幾天剛斷斷續續地下了幾場雨,確實是差不多水氣多到會生濃霧的時候了。

 

  我也慶幸我回來得足夠果斷,不然在早已熟悉且大致已經清掃過絕大部分威脅的基地附近也就罷了,在人生地不熟而且殭屍還多到隨處可見的瑰木鎮出濃霧時要出門的話,簡直和給喪屍上門送外賣一樣危險,而就算縮在房子內部等待濃霧散去,那段期間聆聽外面的各種動靜只怕也會心驚肉跳地無法安穩地待著,肯定是遠遠不如在河畔基地內待著舒爽自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澤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